山东航空学院于2023年4月获批设立智能建造本科专业,同年8月实现首批招生,成为山东省第四所开设该专业的院校。该专业以土木工程为基础,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BIM建筑信息模型等新技术,致力于培养适应建筑产业智能化升级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新工科领域的重点方向,其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及科研平台均体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成为连接传统建造业与数字化未来的重要桥梁。
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与核心技术
智能建造专业的课程设计以土木工程核心知识为根基,强化智能化技术的集成应用。主干课程包括材料力学、结构力学A1、土木工程制图、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等基础学科,同时设置BIM技术与应用、装配式结构设计、物联网概论等特色课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强调“BIM+GIS”复合型技能培养,通过建筑信息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构建从设计到运维的全周期数字化能力。这种课程体系既夯实了传统工程基础,又注入了智能测绘、虚拟建造、5D项目管理等前沿技术元素,形成“硬核+智能”的双重支撑。
以实践为导向的产学研协同机制
学院通过绿色BIM实训中心、交通岩土工程灾害评估与智能防控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搭建了完善的实践教学环境。学生可接触大型高温高压多场耦合岩石三轴试验系统、DIC三维全场应变测量分析系统等先进设备,开展智能施工模拟与材料性能研究。校企合作方面,学院与滨州新能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共建低空智能感知一体化平台,探索无人机在建筑巡查、灾害预警等场景的应用。此外,国家级大学生双创项目和学科竞赛(如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的常态化参与,使学生在BIM建模竞赛、智能建造创新赛等项目中累计获得奖项超百人次。
行业适配性人才培养模式
该专业定位为培养“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目标涵盖三大能力维度:
- 智能设计能力:掌握装配式构件研发、虚拟建造等技术,实现建筑方案的参数化优化;
- 智能施工能力:运用物联网设备监控施工质量,通过精益建造管理降低能耗与成本;
- 智能运维能力: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建立建筑全寿命周期数据库,提升运维效率。
就业方向上,毕业生可在工程总承包企业从事智能施工管理,在设计院主导BIM协同设计,或在政府监管部门推动建造业信息化标准制定。近三年数据显示,该专业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高质量就业率近70%,部分学生进入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深造。
科研创新与产业服务双轮驱动
依托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学院聚焦交通岩土工程、新型建筑材料等方向,近年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100余项,申报专利超百项。在区域服务中,盐渍土治理技术、航空基础设施工程等研究成果已应用于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项目。同时,学院通过智能建造现代产业学院,与中建、中铁等企业建立人才共育机制,推动建筑机器人、智能监测系统等技术成果转化,真正实现“产学研用”闭环。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
山东航空学院的智能建造专业怎么样?
山东航空学院于2023年4月获批设立智能建造本科专业,同年8月实现首批招生,成为山东省第四所开设该专业的院校。该专业以土木工程为基础,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BIM建筑信息模型等新技术,致力于培养适应建筑产业智能化升级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新工科领域的重点方向,其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及科研平台均体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成为连接传统建造业与数字化未来的重要桥梁。 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与核心技术 -
信阳航空职业学院的智能建造技术专业怎么样?
信阳航空职业学院的智能建造技术专业紧密围绕建筑产业数字化升级需求,以BIM技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为核心,构建了覆盖设计、施工、运维全链条的现代建筑技术体系。该专业通过“校政企协同”模式,将行业标准融入教学,形成“理论学习—技能实训—岗位实战”的闭环培养路径,旨在培养兼具精益建造能力与信息素养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以下从学科定位、课程架构、实践资源等方面展开分析。 学科定位聚焦产业转型与复合能力 专业面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的智能建造专业怎么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的智能建造专业作为国家"十四五"战略重点领域,近年来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等举措,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于2024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专家评审,标志着其办学质量获得权威认可。通过与南京慧筑信息技术研究院等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专业将BIM技术、建筑信息化等前沿领域融入教学,形成"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 在专业定位与培养目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