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内容
西昌学院化学(师范)专业作为理学院重点建设的本科专业,凭借其悠久的办学历史与鲜明的应用型定位,形成了独特的育人体系。该专业自1981年创办化学教育专科、2006年升格为本科以来,始终紧扣"师范性"与"应用性"双核驱动的培养理念,既注重夯实学生的化学理论基础,又强调实践能力的锻造。在四川省首批整体转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战略背景下,该专业通过课程体系重构、实践平台升级和校企协同育人三大路径,致力于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化学教育人才。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专业构建了"3+5+X"模块化课程群:
- 基础理论模块: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为核心,占比总课时40%
- 实验技能模块:包含《仪器分析》《物理化学实验》等课程,设置12门独立实验课
- 教育实践模块:突出《化学教学论》《教育心理学》等师范特色课程
这种架构既保证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又通过《化工原理》《结构化学》等应用型课程强化产业衔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实验课中综合设计性实验占比达35%,学生需完成从实验设计到成果汇报的全流程训练。
实践教学体系呈现"三维立体化"特征:
- 校内实验室:拥有1040平方米专用实验场地,设备总值超1852万元,涵盖光谱分析室、化工仿真实验室等9个专项实验室
- 校外实习基地:依托西昌市第一中学、凉山州民族中学两所国家级示范中学,实施"双导师制"(校内教师+中学特级教师)
- 技能竞赛平台:定期举办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近三年参赛获奖率达62%
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在教师资格考试通过率稳定在87%以上,显著高于省内同类院校平均水平。
就业导向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近年数据显示:
- 约50%毕业生进入中等学校任教(含公费师范生)
- 考研录取率从2021年的20%提升至2024年的53%,主要流向四川大学、西南交大等高校
- 约17%毕业生进入化工、环保等领域从事技术研发
这种就业结构得益于专业设置的"出口倒逼机制",通过定期调研基础教育改革趋势和产业需求,动态调整《化学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内容。例如新增的"STEAM教育实践"单元,专门培养学生跨学科教学设计能力。
专业特色集中体现在"三个深度融合":
- 师范教育与科研创新融合:推行"导师制科研项目",本科生参与教师课题比例达68%
- 地域资源与教学实践融合:利用凉山州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展《稀土材料分析》特色实训
- 学历教育与职业认证融合:与凉山州教育局共建"双证融通"机制,学生可同步考取教师资格证、化学检验工等6类职业资格证书
这种培养模式使该专业在2024年四川省师范专业评估中位列应用型院校前三,其"理论扎实、技能过硬、适应性强"的毕业生特质获得用人单位普遍认可。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相关推荐
-
西昌学院的化学(师范)专业怎么样?
西昌学院化学(师范)专业作为理学院重点建设的本科专业,凭借其悠久的办学历史与鲜明的应用型定位,形成了独特的育人体系。该专业自1981年创办化学教育专科、2006年升格为本科以来,始终紧扣"师范性"与"应用性"双核驱动的培养理念,既注重夯实学生的化学理论基础,又强调实践能力的锻造。在四川省首批整体转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战略背景下,该专业通过课程体系重构、实践平台升级和校企协同育人三大路径,致力于培养适 -
西昌学院的化学专业怎么样?
西昌学院的化学专业扎根于四川凉山地区,融合师范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办学路径。该专业依托理学院的资源优势,在课程体系、师资配置、实践条件等方面构建了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条。从基础理论到产业应用,从实验室操作到中学教育实践,专业发展始终围绕区域需求展开,为攀西地区输送了大量化学领域人才。以下从五个维度剖析其核心竞争力。 一、学科定位与课程体系 西昌学院化学专业以本科师范教育为主体,兼顾应 -
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早期教育专业怎么样?
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2018年建校以来,始终将早期教育专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致力于培养适应民族地区需求的婴幼儿照护与教育人才。该专业以“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有发展”为育人导向,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通过整合红色教育、师德建设、校企合作等特色资源,学校不仅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更注重塑造其服务基层的职业情怀。 培养体系:理论筑基与职业素养并重 早期教育专业的培养目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