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作为一所独立学院,依托江苏师范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近年来在工科领域持续发力。其机器人工程专业作为交叉学科的代表,融合了机械、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多领域知识,成为培养现代智能制造人才的重要平台。该专业以实践能力为导向,注重学科交叉与技术创新,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校企合作等方面形成独特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在培养目标方面,机器人工程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机械、电子、传感器、计算机、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知识体系的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围绕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机电传动与控制等核心内容展开,同时设置物联网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嵌入式系统等前沿课程。专业还引入机器人系统设计及应用等实践性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对机器人工作站设计、自动化生产线管理等实际场景的适应能力。师资团队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57%,包括省级“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近半数教师拥有博士学位,为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
招生与培养环节体现了灵活性与针对性。以江苏省为例,该专业2023年面向物理类考生招生,学费为15000元/年,学制四年,本科二批计划招生3人,普通类一段招生6人。选考科目要求为首选物理且不限再选科目,强调基础学科能力。学院通过校企联合实习实训、学科竞赛等模式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近三年学生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奖300余项,获专利30余个,体现了“以赛促学”的培养特色。
专业的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可从事机器人工作站设计、自动化生产线管理、智能装备研发等技术岗位,覆盖汽车制造、机械加工、新能源等行业。就业单位包括徐工集团、国网江苏电力等知名企业,部分学生进入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升学率保持在15%以上。这种“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在系统集成能力、技术创新意识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
从专业建设维度看,学院投入2500万元建设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机器人实验室等36个专业实验平台,配备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先进设备。课程设置特别强化ROS机器人操作系统、智能机器人技术等前沿内容,与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等国际院校建立合作,支持学生参与海外交流项目。这种“硬件+软件+国际化”的三维支撑体系,使该专业在同类院校中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的机器人工程专业怎么样?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作为一所独立学院,依托江苏师范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近年来在工科领域持续发力。其机器人工程专业作为交叉学科的代表,融合了机械、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多领域知识,成为培养现代智能制造人才的重要平台。该专业以实践能力为导向,注重学科交叉与技术创新,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校企合作等方面形成独特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在培养目标方面,机器人工程专业致力于培养 -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的人工智能专业怎么样?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人工智能专业作为电子信息类特设专业,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特色,培养具备智能理论+AI应用双重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该专业依托人工智能与软件学院的优质资源,形成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超95%,毕业生广泛分布于智能算法、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通过分析其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发展前景,可全面了解这一专业的核心价值。 专业定位聚焦人工智 -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怎么样?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面向国家"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求设立的新工科专业,2023年通过教育部备案新增。该专业以机械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为核心交叉学科,依托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基础,注重培养具备智能装备研发、工业系统集成、生产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分析多份官方资料,其培养体系呈现出以下显著特点: 在专业定位与学科支撑方面,该专业深度融合机械设计、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