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研究生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已解决

评论 教育教学文档本文档内容,由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研究生院 编辑
文档内容

作为全军唯一系统培养航天人才的高等教育院校,航天工程大学研究生院肩负着为战略支援部队输送航天指挥管理与工程技术人才的特殊使命。该院依托"双重"院校(重点院校、重点学科专业)建设优势,构建了覆盖军事学、工学、理学、管理学的综合性学科体系,形成"学术学位+专业学位"双轨并行的培养模式,致力于打造航天领域新型人才摇篮。其培养方向紧密对接航天测发指挥、装备技术保障、航天信息应用等实战需求,近40年已培养出180多位共和国将军和以航天工程总师为代表的专业人才。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研究生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一、学科建设与研究方向

研究生教育体系以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核心支撑,设置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重点研究方向包括:

  • 航天任务规划与指挥控制:聚焦空间态势感知、航天发射测控等关键技术
  • 宇航推进与动力工程:涉及火箭发动机、空间推进系统等装备研发
  • 航天信息与网络安全:构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防护体系
  • 航天装备系统工程:涵盖卫星平台、载荷设备等全寿命周期管理

军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特别开设作战指挥保障、后勤与装备保障方向,强化面向航天发射场、测控中心等一线部队的岗位任职能力培养。

二、师资力量与科研平台

该院汇聚了以院士领衔、国家级教学名师为骨干的导师团队,现有:

  • 23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 39名中国航天基金奖获得者
  • 50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9名军委科技委特聘专家

科研条件建设方面,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航天模拟训练中心等特色平台。其中:

  1. 深空探测组网天线阵列支撑空间目标监测研究
  2. 航天测运控与综合应用大平台实现天地联调仿真
  3. 国家核高基集成技术攻关基地突破核心元器件"卡脖子"技术
  4. 数字校园系统建成全军首批智慧教学示范区

三、培养模式与招生特色

研究生培养实行"校所联合、军民融合"机制,与国防科技创新特区工作站深度合作。招生类别包含:

  • 军人硕士研究生:面向现役军官、军校应届生、"双一流"高校推免生
  • 无军籍地方研究生:通过全国统考招收普通高校优秀毕业生

在培养环节设置军政素质强化模块,要求所有学员:

  • 参加军事体育考核达标测试
  • 完成航天发射场见习实践
  • 参与重大型号装备联调联试
  • 定期开展航天精神专题教育

四、创新成果与人才输出

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航天型号项目等科研任务420余项,获军队级科技成果奖156项。在空间攻防对抗、星座组网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成果直接应用于北斗导航、高分遥感等国家重大工程。毕业生主要面向战略支援部队航天系统部分配,2024年数据显示:

  • 85%进入航天发射测控部队
  • 12%任职科研院所技术岗位
  • 3%选调至军委机关参谋岗位

通过"航天英才"特训计划,已培养出23名航天任务01指挥员17名卫星系统总设计师,形成覆盖航天工程全链条的专家人才梯队。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