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体育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自2009年设立以来,依托新闻传播学省级重点学科和体育院校的独特资源,形成了“体育+传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以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为学科基础,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构建了覆盖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体育解说等领域的课程体系,并配备融媒体实验中心和普通话测试标准机房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毕业生广泛分布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省级媒体及腾讯体育等平台,展现出较强的行业竞争力。
在培养目标方面,专业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塑造,要求学生掌握中国播音学、新闻传播学等核心理论,同时具备普通话一级乙等以上证书和体育解说评论能力。课程设置上,播音主持语音与发声、体育节目主持等主干课程贯穿四年,配合大课理论讲授与小课实践训练的教学模式,确保学生从发音基础到节目创作的系统性提升。此外,体育社会学和新媒体视听节目主持等课程强化了专业与体育产业的深度结合。
实践教学体系是专业建设的亮点。从军事训练到毕业实习,实践环节覆盖全学程,包括:
- 一年级通过社会调查培养观察能力;
- 二年级进入媒体完成中期实习并发表作品;
- 三年级强化采编播综合训练;
- 四年级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毕业设计。专业实验室配备的300平米演播厅和虚拟演播系统,支持学生进行影视配音、现场报道等实训,而校企合作的校外导师制和主持人大赛等活动,进一步打通课堂与行业的壁垒。
就业竞争力方面,专业通过“三实三创”实践模式(实践、实习、实验、创新、创造、创业)培养复合技能。近五年平均就业率超90%,毕业生不仅进入传统广电机构,更在体育赛事解说、电竞直播等新兴领域崭露头角。例如,央视记者倪晶依、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冠军李明子等优秀校友,印证了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高度契合。
专业特色集中体现在体育元素融合与教学创新两方面。依托武汉体育学院的学科优势,课程中嵌入体育理论与运动项目知识,培养学生在体育赛事转播、健康传播等场景中的专业表达。教学上推行“以赛代练”机制,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外主持活动,同时引入人工智能语音分析等新技术优化教学评估。这种“借大赛做课堂,以实战带训练”的培养思路,使学生在语言艺术创作和媒介适应力上形成独特优势。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怎么样?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立足戏剧影视学与新闻传播学的交叉领域,以体育资源为特色载体,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14年创办以来,依托60㎡双声道广播录音实验室、80㎡电视虚拟演播厅等先进硬件设施,形成了“学科交叉+实践导向”的育人模式。其课程设置紧密围绕广播电视节目创作规律与体育传播场景展开,通过新闻采编、体育解说等模块化训练,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行业适应能力的复 -
武汉体育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怎么样?
武汉体育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自2009年设立以来,依托新闻传播学省级重点学科和体育院校的独特资源,形成了“体育+传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以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为学科基础,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构建了覆盖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体育解说等领域的课程体系,并配备融媒体实验中心和普通话测试标准机房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毕业生广泛分布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省级媒体及腾讯体育等平台,展现出 -
西安体育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体育节目主播)专业怎么样?
西安体育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体育节目主播)专业创立于2006年,是全国首个依托体育院校开设的体育解说与主持方向本科专业。该专业以体育传播为核心定位,融合新闻传播学、艺术学和体育学多学科优势,培养既掌握传统播音主持技能又具备体育赛事解说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024年数据显示,该专业在全国同类专业中排名第26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稳定在90%以上,在体育传媒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培养体系:理论与实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