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祖国最西部的高等学府,喀什大学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抓手。自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来,该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南疆特殊区位和多元文化背景,通过课程改革、实践创新、师资强化、校地协同等多维路径,构建起具有边疆特色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其经验不仅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提供人才支撑,更成为边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示范样本。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喀什大学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度融入教学全过程。本科阶段设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核心课程,配套开发《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等特色教材。研究生教育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形成涵盖中国共产党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完整课程模块。创新推出的“课前五分钟”思政微课覆盖全校所有专业,通过每日浸润式教育强化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自信,实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目标。
实践教学创新体现三大特色:一是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品牌,组织学生重走戍边路、参与巡边宣誓,邀请“人民楷模”布茹玛汗·毛勒朵等先进人物现场授课,将课堂延伸到海拔5000米的国境线;二是建成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学基地网络,涵盖校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校外吐尔尕特口岸等12个实践点,年均接待研学11万人次;三是实施“五个人人”素养工程,要求全体学生掌握新疆舞、太极拳、毛笔字、红色歌曲和英雄故事,将中华文化传承融入日常教学。
师资队伍建设采用“引育结合”策略。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66名教职工,其中博士占比38%,特聘项久雨、万美容等全国知名学者组建“天山学者”团队,并通过“银龄教师支援计划”引入南开大学赵铁锁等资深教授。近三年累计增加20名专职教师,构建起老中青结合的“传帮带”机制,助力青年教师获自治区教学竞赛奖项实现“零突破”。学院还首创“思政育人共同体”,联动党政干部、专业课教师共同参与课程设计,形成全员育人合力。
校地协同方面,喀什大学与克州边境管理支队共建“西极星火”教育品牌,开发理论授课+红色研学+实践服务三维育人体系。2025年挂牌成立的喀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学基地,整合边防部队文化资源和高校学术优势,联合开发边疆理论课题和红色文化课程,推动思政教育从“单向灌输”转向沉浸式体验。这种模式通过军民融合和文化嵌入,使学生在戍边实践中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
社会服务功能突出“扎根南疆,服务基层”导向。近五年培养的1.6万名毕业生中,70%扎根南疆基层,承担中小学思政教学、乡村文化建设和社区治理工作。学校每年选派学生赴500多个支教点开展教育帮扶,并组织博士服务团实施送法下乡、盐碱地改良等项目,将思政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边疆发展的实际行动。这种“教育反哺社会”的闭环机制,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维护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
喀什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怎么样?
作为祖国最西部的高等学府,喀什大学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抓手。自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来,该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南疆特殊区位和多元文化背景,通过课程改革、实践创新、师资强化、校地协同等多维路径,构建起具有边疆特色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其经验不仅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提供人才支撑,更成为边疆高 -
喀什大学的应用统计学专业怎么样?
喀什大学应用统计学专业立足新疆区域发展需求,以培养兼具数学功底与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该专业依托数学与统计学院的教学资源,构建了覆盖理论、实践与跨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通过理学学士学位教育,为南疆及新疆地区输送能在经济、保险、信息统计等领域从事数据决策的高素质人才。其培养方案突出政治思想素质与实践能力双重导向,形成独具特色的育人模式。 课程体系呈现多维度交叉特征。核心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高等 -
喀什大学的广播电视学专业怎么样?
喀什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足边疆、服务地方,形成了独特的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依托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科资源,以视听传播为核心,聚焦融媒体时代需求,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从2002年创办至今,已发展成为涵盖本科和硕士教育的完整培养链条,毕业生覆盖新疆及全国媒体行业,尤其在边疆地区发挥着重要的媒介力量。 学科定位与培养目标 专业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思想,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