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研究生院(青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青海大学研究生院
已帮助人数938

已解决

评论 教育教学文档本文档内容,由 青海大学研究生院 编辑
文档内容

青海大学研究生院作为青藏高原地区重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自1983年启动研究生教育以来,始终立足区域发展需求,依托独特的高原学科优势对口支援机制,形成了涵盖多学科门类、本硕博贯通的培养体系。在教育部与青海省"部省合建"框架下,该院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国际合作创新,构建起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为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战略需求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

青海大学研究生院(青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一、学科布局聚焦高原特色与区域需求

青海大学研究生院的学科体系以"工、农、医、管"四大学科为主干,形成了覆盖8大学科门类的立体化培养架构。其学科建设呈现三大特征:

  • 世界一流学科引领发展生态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带动高原医学、藏医药学等特色学科发展
  • 应用型学科集群凸显:建成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水利工程草学等学科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中发挥关键作用
  • 交叉学科创新突破:设立资源生物学交叉学科,构建起"高原环境-生物资源-民族医药"跨学科研究链条

二、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双轮驱动"战略

在导师队伍培养方面,研究生院采用"本土培育+高端引进"相结合的策略:

  1. 人才梯队结构优化:现有1539名研究生导师,包括354名博士生导师,其中:
    • 双聘院士10人、长江学者6人
    • 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等国家级人才工程24人
  2. 创新团队培育机制:建成全国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形成以"昆仑学者"为引领的13个高水平科研团队
  3. 对口支援深度合作:通过清华大学等6所高校的"1+5"支援体系,引进管理人才和学科带头人9名

三、培养体系构建"三位一体"质量保障

研究生培养实行"质量监控-实践创新-国际拓展"协同机制:

  • 过程管理创新:推行"六个提升行动"计划,涵盖党建思政、导师质量等关键环节
  • 实践平台建设:依托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3个省级科技重点实验室,建立高原医学等特色实践基地
  • 国际联合培养:与23所国外高校建立合作,通过"三兄弟"战略合作机制(清华大学-奥克兰大学-青海大学)开展联合培养项目

四、科研创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在科研布局上紧密对接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区域经济发展

  • 重点领域突破:近五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1项,在三江源生态修复领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产学研深度融合:创建国家大学科技园,推动盐湖化工等科研成果转化
  • 文化传承创新藏医药学研究成果进入澜湄青创赛国家级展示平台

通过"学科特区"建设"高原+"学科群的培育,青海大学研究生院在校研究生规模已达5300余人,其中专业学位占比提升至42%。这种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兼具地域特色与国际视野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正在为青藏高原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智力支持。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