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德合作)专业怎么样?

上海理工大学
已帮助人数683

已解决

评论 教育教学文档本文档内容,由 上海理工大学 编辑
文档内容

上海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德合作)专业作为亚洲首个通过德国ASIIN认证的中外合作项目,构建“德语强化-工程实践-国际认证”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该专业由上海理工大学与德国汉堡应用技术大学联合创办,自1998年招生以来累计培养超3000名毕业生,近三年就业率超98%50%毕业生任职西门子、大众等德资企业,2024届学生赴德深造率达15%。专业2012年入选上海市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毕业生可获中德双学士学位欧洲工程师(EUR-ACE)认证资格。以下从学科特色、培养架构、职业发展等维度展开分析。

上海理工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德合作)专业怎么样?

学科定位与专业优势

专业以德国工程师(FH)培养模式为核心,聚焦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能源系统优化三大方向。依托中德联合实验中心,近五年承担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开发《工业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等专利30余项。课程体系覆盖电力电子嵌入式系统机器人技术等模块,其中8门核心课程由德国教授用德语授课。师资团队中德方教师占比30%100%教师具备工程实践背景,形成“德语+技术+跨文化”复合培养特色

阶梯式课程体系

实施“三阶段贯通式”培养路径

  1. 语言与基础层
    • 必修德语1-6级课程(含歌德学院B1认证)及高等数学电路原理18门基础课程
    • 完成600学时德语强化训练,通过APS面试方可进入高阶学习;
  2. 技术深化层
    • 分选智能控制电力系统方向,学习可编程工业控制系统Python人工智能应用
    • 参与《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设计》等中德联合课题;
  3. 国际实践层
    • 第五学期赴德国完成《工业机器人技术》等课程,优秀生可进入空客、汉莎航空等企业实习;
    • 毕业设计需提交中德双语论文,年均产出20项技术解决方案

核心竞争力与培养特色

差异化优势体现在:

  • 双认证体系:通过德国ASIIN认证欧洲工程教育认证网络协会(ENAEE)评估,毕业生具备欧盟28国工程师执业资格
  • 产教深度融合:与西门子中国研究院共建智能制造实验中心,配备工业级数字孪生平台,模拟智能工厂全流程运维
  • 国际流动机制:实施“3+1”双校园模式30%学生获得DAAD奖学金赴德开展学期交流;
  • 竞赛驱动创新:近三年斩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开发《医疗废弃物智能处理装置》等产业化项目。

职业发展双通道

毕业生呈现“德企主导+全球流动”特征

  • 工程技术赛道
    • 45%任职德资企业,承担自动化系统设计设备运维管理,起薪12-18万元/年
    • 25%进入科研院所,主导工业4.0技术研发
  • 国际发展赛道
    • 15%赴德攻读硕士,可直升亚琛工业大学等TU9联盟院校;
    • 10%参与“一带一路”海外工程项目,服务中资企业全球化布局
  • 跨界创新案例:2019届团队研发的《智能垃圾分类系统》落地上海15个社区,年处理垃圾50万吨

未来建设方向

2026年发展目标聚焦:

  1. 新建工业元宇宙实验室,部署数字孪生能源管理系统
  2. 深化中欧清洁能源合作,开设《氢能动力系统》新课;
  3. 推行“双导师制2.0”,企业课题转化率提升至40%。通过强化“德语优势-工程素养-创新思维”三维驱动,持续巩固在中德工程教育领域的标杆地位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 华北理工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德合作班)专业怎么样?

    华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德合作班)作为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依托中德两校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工程实践+国际视野"双轮驱动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12年创办以来,已形成3+1联合培养模式,2024年毕业生深造率超40%,其中赴德深造比例达25%,近五年累计培养300余名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专业课程采用中英双语授课,配备中德双导师制,实现学分互认与学位双授,为长三角乃至全国输送兼具工
  • 上海理工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德合作)专业怎么样?

    上海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德合作)专业作为亚洲首个通过德国ASIIN认证的中外合作项目,构建“德语强化-工程实践-国际认证”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该专业由上海理工大学与德国汉堡应用技术大学联合创办,自1998年招生以来累计培养超3000名毕业生,近三年就业率超98%,50%毕业生任职西门子、大众等德资企业,2024届学生赴德深造率达15%。专业2012年入选上海市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毕业
  • 上海电机学院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德合作)专业怎么样?

    上海电机学院与德国凯撒斯劳滕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开设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德合作)专业,是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隶属于凯撒斯劳滕智能制造学院。该专业依托两校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优势资源,聚焦工业4.0与智能装备技术,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自2021年正式招生以来,已形成独特的培养模式与教学体系,成为临港新片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一、“3+1”双学位培养模式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