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外国语学院的经济与金融专业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依托学校外语学科优势,构建了“专业+外语特长+创新创业能力”的特色培养体系。该专业以服务中国—东盟金融开放门户建设为目标,通过跨学科课程融合、实践教学强化和国际视野拓展,着力培养具有经济学基础、金融实务能力和双语应用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其课程设置涵盖金融理论、数据分析、法律实务等模块,并建有金融虚拟仿真实验室、跨境电商直播实验室等实践平台,形成从理论学习到行业实践的全链条培养路径。
一、课程体系凸显“法商结合”与国际化特色
该专业课程设计以金融经济学和宏微观经济学为核心理论支撑,同时融入法经济学、金融法律法规等特色课程,强化法律思维在金融实务中的应用。专业必修课包括国际金融、公司金融、金融工程等模块,选修课设置金融科技、量化投资等前沿方向,形成“宽基础+专精化”的知识结构。值得注意的是,学生需在民商法基础、公司法等法律类课程中修满6学分,这种“法商结合”模式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具有创新性。
二、实践教学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
专业通过三类实践路径提升学生实操能力:
- 模拟实训课程:开设商业银行业务模拟、期货投资模拟等课程,依托金融虚拟仿真实验中心进行场景化训练。
- 学科竞赛体系:组织学生参与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赛事,近三年在省部级竞赛中获奖超20项。
- 校企协同育人:与兴业银行、深圳华运国际物流等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引入企业专家指导跨境金融实务操作,例如在实验室开展东盟语种跨境直播模拟教学。
三、外语赋能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作为广西外语语种最全的高校,专业实施“英语+东盟小语种”双语培养,学生需掌握越南语、泰语等任一国别语言。核心课程如国际金融、金融学采用中英双语授课,部分教材直接引入CFA(特许金融分析师)认证课程模块。这种语言优势使毕业生在跨境金融服务、东盟市场投资分析等领域具备独特竞争力,2024届毕业生在北部湾经济区金融机构就业率达37%。
四、就业方向覆盖多元金融业态
毕业生主要流向四大领域:
- 传统金融机构: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的风险管理与投资顾问岗位
- 新兴金融科技:区块链、数字支付企业的数据分析与产品设计岗位
- 跨国企业: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中的跨境资本运作与财务规划岗位
- 公共部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与金融监管机构的政策研究岗位近三年该专业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自主创业率达8%,主要集中在跨境电商与东盟贸易服务领域。
该专业通过理论—实践—创新的三维培养体系,有效回应了区域经济发展对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其“外语+金融+法律”的交叉培养模式,不仅强化了学生的专业纵深能力,更通过东盟语种优势开辟差异化发展路径,为服务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框架下的金融合作提供人才支撑。未来随着中国—东盟金融开放门户建设的深入推进,这一特色鲜明的培养模式将持续释放价值。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
广西外国语学院的经济与金融专业怎么样?
广西外国语学院的经济与金融专业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依托学校外语学科优势,构建了“专业+外语特长+创新创业能力”的特色培养体系。该专业以服务中国—东盟金融开放门户建设为目标,通过跨学科课程融合、实践教学强化和国际视野拓展,着力培养具有经济学基础、金融实务能力和双语应用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其课程设置涵盖金融理论、数据分析、法律实务等模块,并建有金融虚拟仿真实验室、跨境电商直播实验室等实践平台,形成从理 -
广西外国语学院的金融工程专业怎么样?
广西外国语学院的金融工程专业自2013年设立以来,始终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立足点,紧密对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的金融开放需求,形成了"专业+外语特长+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于2022年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本科专业综合评估四星专业,并通过模块化课程体系、实践导向教学和国际化资源整合,致力于培养具备金融理论基础、数据分析能力和跨文化沟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为区域金融行业 -
广西外国语学院的国际金融专业怎么样?
广西外国语学院的国际金融专业作为财经商贸大类中的专科层次教育,聚焦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与实践能力的金融领域技术技能人才。该专业依托学校外语教学优势,将外语交流能力与金融实务操作深度融合,形成"双语双能"特色培养体系,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需求。随着区域经济开放程度加深,该专业通过模块化课程体系与多元化实训平台,持续强化学生在跨境金融业务中的竞争力。 在培养目标方面,专业着力塑造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