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信息科技学院的机器人工程专业作为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6★),依托校企共建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学院,构建了"产教融合+项目驱动"的特色培养体系。该专业通过校企双师型师资团队和800余万元实验设备,致力于培养能在机器人研发、智能制造等领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复合型人才,近三年指导学生斩获260余项国家级竞赛奖项,就业率稳居行业前列。
课程体系与核心技术能力
专业课程围绕机器人控制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展开,设置机器人学、工业机器人编程等核心课程,并融入Python机器学习、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等前沿内容。教学采用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通过课前演讲、课堂辩论、企业案例实操等多元化形式,强化学生对机电传动控制、机器人视觉感知等技术的掌握。特别设置的新质生产力课程,由清华、哈工大等专家参与设计,直接对接机器人产业链最新技术需求。
产教融合培养特色
• 智能机器人产业学院与优必选科技共建,实施"人才共选-共育-共用"机制
• 实践课程采用企业真实生产案例,覆盖机器人拆装、产线调试等全流程
• 建立"一专业一赛事"体系,组织70%以上学生参与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等赛事
• 与华天电子、新松机器人等14家头部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实现教学场景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师资力量与科研支撑
专业教师团队中43%拥有高级职称,90%具备双师型背景,包含甘肃省技术能手陈艳丽、主持6项省级项目的吴冬霞等骨干力量。团队近三年完成30余项省级科研项目,开发《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应用实训》等8门校企合作课程,形成"以研促教、以赛促学"的良性循环。特别设立的导师制精英培养,通过小班化项目制教学,确保每位学生获得个性化成长指导。
实践平台与就业通道
专业拥有机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工程训练中心两大省级平台,配备工业机器人工作站、三维激光扫描仪等先进设备。毕业生主要流向三大领域:
- 研发设计岗:从事机器人控制系统开发(占35%)
- 系统集成岗:承担智能制造产线调试(占45%)
- 技术管理岗:任职于政府科技部门及行业组织(占20%)
近三年毕业生进入金石机器人、昆山丘钛微电子等企业的平均起薪达8500元/月,部分优秀学生通过校企联合培养通道直接进入优必选科技研发团队。
该专业通过构建"课程-竞赛-产业"三维能力矩阵,形成从基础理论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培养模式。其设备投入强度(生均1.2万元)和双师型教师比例均居西北地区同类专业首位,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持续输送"能设计、会操作、懂管理"的高素质工程师队伍。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的机器人工程专业怎么样?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的机器人工程专业作为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6★),依托校企共建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学院,构建了"产教融合+项目驱动"的特色培养体系。该专业通过校企双师型师资团队和800余万元实验设备,致力于培养能在机器人研发、智能制造等领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复合型人才,近三年指导学生斩获260余项国家级竞赛奖项,就业率稳居行业前列。 课程体系与核心技术能力 专业课程围绕机器人控制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展开 -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的测绘工程(无人机应用技术方向)专业怎么样?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的测绘工程(无人机应用技术方向)是该校土木工程学院重点建设的特色本科专业,依托智能测绘产业学院平台,致力于培养掌握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及智能化测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该专业通过“产学研创”一体化培养模式,结合行业前沿技术与校企合作资源,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2024年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中,该专业被评为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怎么样?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甘肃省一流本科专业,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产业合作平台,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智能制造和机电一体化为核心方向,构建了涵盖机械设计、自动化控制、数字化制造的课程体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7%以上,并面向工业机器人、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领域输送人才。下文将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就业前景等维度展开分析。 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强调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