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内容
武警警官学院的信息安全专业(武警内卫总队执勤分队指挥)是武警部队为适应信息化作战需求设立的战略性本科专业。该专业以新型作战力量学科为核心支撑,融合计算机科学、密码学、网络攻防技术等领域,旨在培养具备网络信息体系安全保障能力的复合型指挥警官。作为武警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人才来源,其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紧密围绕现代军事斗争需求,注重指技融合与实践应用的结合。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专业以密码学和网络安全技术为双核驱动,形成三层递进结构:
- 基础理论层:涵盖计算机网络原理、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等课程,夯实学员对信息系统的底层认知;
- 技术应用层:通过网络攻防技术、网络空间态势感知等实战化课程,培养安全检测与对抗能力;
- 指挥决策层:结合武警指挥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强化学员在执勤处突任务中的指挥决策素养。这种“理论+技术+指挥”的课程框架,打通了从技术到战术的能力链路。
教学资源方面,学院拥有智能化教研数字集群网和模拟仿真训练系统,配备网络安全实验室和红蓝对抗训练平台,可模拟APT攻击、DDoS防御等复杂场景。图书馆引入CNKI期刊全文库和军事法学数据库,数字资源总量达142TB,为学术研究提供海量支撑。此外,学院与驻地高新企业共建军民融合科研平台,在大数据安全分析和区块链技术等领域展开联合攻关,近三年获得国家专利100余项,其中20%涉及网络防御技术创新。
岗位对接上,该专业毕业生需胜任执勤分队指挥与信息安保参谋双重角色。典型任务包括:
- 指挥信息系统安全态势评估与漏洞修复;
- 网络攻击溯源及电子取证;
- 制定加密通信方案保障作战指令传输;
- 组织网络防御演练提升分队应急响应能力。为强化实战能力,学员需在仁寿综合训练场完成包含网络渗透、数据恢复等科目的48小时跨昼夜对抗演练,通过率纳入毕业考评体系。
报考该专业需满足通用体检标准,仅限男性,要求政治考核合格且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2024年招生数据显示,全国录取平均分超省控线62分,物理类考生占比83%。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专业代码为080904(工学类),但培养方案中军事课程占比达45%,包括防卫作战指挥和反恐战术推演等特色模块,体现武警部队对技术型指挥员的复合能力要求。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相关推荐
-
武警警官学院的信息安全(武警内卫总队执勤分队指挥)专业怎么样?
武警警官学院的信息安全专业(武警内卫总队执勤分队指挥)是武警部队为适应信息化作战需求设立的战略性本科专业。该专业以新型作战力量学科为核心支撑,融合计算机科学、密码学、网络攻防技术等领域,旨在培养具备网络信息体系安全保障能力的复合型指挥警官。作为武警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人才来源,其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紧密围绕现代军事斗争需求,注重指技融合与实践应用的结合。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专业以密码学和网络安全技术 -
武警警官学院的指挥信息系统工程(武警内卫总队执勤分队指挥)专业怎么样?
武警警官学院的指挥信息系统工程(武警内卫总队执勤分队指挥)是面向现代化武警部队需求的前沿专业,通过"指挥+技术"融合培养模式,构建覆盖指挥全流程的知识体系。该专业聚焦武警执勤、处突等实战场景,以信息素养培育为核心,培养懂技术、会指挥的复合型军事人才,为基层分队输送具备智能化作战能力的指挥员,适应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执勤处突任务需求。 专业课程体系围绕"观察—判断—决策—行动"指挥链展开,设置计算机网 -
武警警官学院的信息安全(武警内卫总队机动分队指挥)专业怎么样?
武警警官学院的信息安全专业以武警内卫总队执勤分队指挥为培养方向,聚焦网络空间安全防护与分队指挥能力融合,是武警部队应对数字化战场挑战的核心专业。该专业依托新型作战力量学科,构建了覆盖密码学、网络安全技术、网络攻防技术等领域的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具备信息素养与实战指挥能力的复合型军事人才。作为武警部队重点建设的指技融合专业,其教学资源与科研成果在军队信息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价值。 课程体系围绕网络空间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