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学院的智能车辆工程专业怎么样?

吉利学院
已帮助人数708

已解决

评论 教育教学文档本文档内容,由 吉利学院 编辑
文档内容

在智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吉利学院的智能车辆工程专业依托吉利控股集团的产业优势,构建了独特的"校企共生型"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以工学为学科基础,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电子控制、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形成了"数字化+智能科技"的交叉学科特色。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课程体系既涵盖传统车辆工程的核心知识,又突破性地引入智能驾驶、车联网等新兴技术模块,致力于培养掌握环境感知算法开发线控底盘设计等核心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吉利学院的智能车辆工程专业怎么样?

在培养模式上,专业采用"六双六融合"的创新路径:

  1. 双导师制:校内教授与企业工程师联合指导
  2. 双场景教学:课堂理论教学与吉利研究院项目实践交替进行
  3. 双证书考核:学历证书与行业认证(如智能驾驶系统工程师)同步获取这种培养机制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参与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智能交通系统测试等真实产业项目,提前积累工程经验。

课程体系设计突出模块化进阶性特征:

  • 基础模块:智能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奠定专业根基
  • 核心技术模块:自动驾驶技术车联网系统强化算法开发能力
  • 交叉拓展模块:工业互联网应用大数据决策分析培养跨界思维特别设置的甲醇燃料电池实验课超算中心实践课,将吉利集团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领域的技术优势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室高精度定位测试场的虚实结合训练,学生可系统性掌握从传感器标定到决策控制的全链条技术。

实践平台建设体现三大特色维度:

  1. 硬件先进性:拥有国家级汽车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 场景真实性:吉利研究院提供的智能汽车路测数据直接接入教学系统
  3. 技术前瞻性:工业互联网实验室配备车路协同V2X设备与5G通信模块学生在校期间可通过创新大赛挑战杯等赛事平台,将课业成果转化为专利或创业项目。吉利学院设立的创业孵化基金,为智能泊车系统、新能源电池管理等创新方案提供商业化支持。

就业生态呈现显著的双向赋能特征:

  • 产业端:吉利生态链企业提供自动驾驶算法工程师智能座舱开发师等新兴岗位
  • 学术端:与西班牙康普顿斯大学共建的联合实验室打通本硕贯通培养通道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在新能源汽车研发智能交通管理领域就业率达93%,其中21%进入行业头部企业参与L4级自动驾驶技术攻关。这种"入学即入行"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智能汽车产业变革中占据先发优势。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 吉利学院的智能车辆工程专业怎么样?

    在智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吉利学院的智能车辆工程专业依托吉利控股集团的产业优势,构建了独特的"校企共生型"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以工学为学科基础,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电子控制、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形成了"数字化+智能科技"的交叉学科特色。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课程体系既涵盖传统车辆工程的核心知识,又突破性地引入智能驾驶、车联网等新兴技术模块,致力于培养掌握环境感知算法开发与线控底盘设计等
  • 吉利学院的车辆工程专业怎么样?

    吉利学院车辆工程专业自2014年升为本科以来,已发展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于2023年依托机械工程学科入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培育学科。作为西南地区仅四所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之一,其依托吉利控股集团全产业链资源,聚焦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共享化"转型,构建了覆盖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双轨培养体系。这一专业定位既响应了成渝双城经济圈打造万亿汽车产业集群的战略需求,又通过产
  • 三亚学院的车辆工程专业怎么样?

    三亚学院车辆工程专业作为海南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和应用型转型试点专业,形成了“新工科引领、产教融合”的鲜明特色。该专业在2025年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海南省同类专业前列,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96%,其中45%进入吉利集团等头部企业,15%考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研究生。专业聚焦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技术发展,构建覆盖设计制造、工程应用、生产管理的全链条培养体系,依托吉利控股集团产业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