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内容
南京师范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2012年设立以来已形成独特的“新文科+技术”复合型培养体系。该专业在2021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A层次(全国第8名),2022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成为江苏省首个获批该专业的高校。依托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构建了“本科-硕士-博士”全链条培养路径,2023届研究生就业率超92%,其中30%进入互联网头部企业,25%入职省级媒体机构,展现出强劲的行业竞争力。
学科定位与培养架构
专业以“培养全媒体时代复合型传播人才”为核心目标,构建新闻传播理论、数字技术应用、产业实践创新三维能力框架。依托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形成三大特色:
- 历史积淀深厚:前身可追溯至1998年新闻学网络传播方向,2014年成为教育部首批认证专业
- 学科交叉优势:设置数据挖掘与智能传播」「媒介法规与伦理等跨学科课程,实现文理渗透、技艺结合
- 产教融合机制:与腾讯公司共建江苏企鹅新媒体学院,参与冬奥会医疗保障系统优化等国家级项目。
课程体系与教学创新
构建“四级并举 两翼共进”课程体系:
- 理论核心层:必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媒体概论等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出版《舆论传播与社会治理案例分析》等教材20部
- 技术支撑层:开设Python数据分析」「数字视频编辑」「自然语言处理,配备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和3D生物建模系统
- 实践应用层:设置融媒体内容生产」「AI辅助创作」模块,开发《新冠肺炎智能分诊系统》等创新课题。教学创新包括:
- 双导师制:学界教授与新华网江苏频道等行业专家联合指导
- 竞赛驱动:近三年获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二等奖等23项国家级奖项
- 国际联动:输送学生至哈佛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深造。
实践教学与科研突破
实施“三阶实践体系”:
- 基础技能实训:在国家级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完成医学数据标注」「舆情分析等模块,年度实践课时1000+
- 政府项目实战:参与江苏省慢性病防控规划」「长三角城市群舆情监测等12项省部级课题
- 科研创新孵化:在媒介与农村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开展《多模态传播机制》研究,近五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项,技术转化经济效益超3亿元。2024年《基于深度学习的传播效能评估系统》获中国新闻传播学会创新奖。
就业生态与职业发展
毕业生呈现“四维分流”特征:
- 互联网企业:35%入职腾讯」「字节跳动,从事新媒体运营」「算法工程师岗位,起薪8000-15000元/月
- 传统媒体转型:30%进入江苏广电总台」「扬子晚报融媒体中心,五年晋升主管比例达28%
- 政府与事业单位:20%考取网信办」「文旅局等机构公务员
- 深造通道:15%保研至武汉大学」「南京大学,2025届QS全球传媒学科前50院校录取率35%。典型案例包括主导冬奥会碳监测系统开发、参与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传播方案设计。
发展挑战与能力储备
面对媒介融合3.0」与「AIGC技术革命」的双重变革,专业实施“三维提升工程”**:
- 课程迭代:新增元宇宙传播」「区块链版权管理等前沿课程
- 设备升级:建设数字孪生传播实验室与智能舆情监测平台
- 资质贯通:对接国际注册传播管理师(CMM)认证。建议学生:
- 强化SPSS数据分析」「Premiere影视剪辑实操能力,掌握Hadoop」「TensorFlow技术工具
- 考取新媒体运营师」「数据分析师职业资质
- 关注虚拟数字人」「传播脑科学领域动态,加入中国新闻史学会获取行业资源。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相关推荐
-
阜阳师范大学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怎么样?
阜阳师范大学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依托其多元化的学科布局和扎实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该专业分属于新闻传媒系(信息工程学院)和文学院两个院系,通过差异化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满足互联网时代对新媒体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无论是偏向新媒体技术应用还是新闻传播理论的路径,均强调全媒体融合能力和创新实践素养,为学生提供多维发展空间。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阜阳师范大学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以应用 -
西华大学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怎么样?
西华大学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作为新兴的传媒领域学科,融合了信息传播理论与数字技术实践,近年来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该专业立足新媒体运营管理和国际视野培养,通过系统化课程设置和多元化的就业方向,为传媒行业输送了大量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其培养方案既注重传统媒体素养,又强调数字时代的技术适应能力,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特色。 在培养目标方面,该专业明确提出要使学生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信息传 -
内蒙古师范大学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怎么样?
内蒙古师范大学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立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以培养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该专业依托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科资源,将传统新闻传播理论与新媒体技术深度融合,形成了文理交叉、实践导向的育人体系。通过独特的课程设置和民族地区舆情研究特色,学生不仅能掌握网络传播学、数字多媒体创作等核心技能,还能获得服务区域发展的专业视野。 在课程体系方面,该专业设置了传播学原理、新媒体内容策划与创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