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怎么样?

鲁东大学
已帮助人数963

已解决

评论 教育教学文档本文档内容,由 鲁东大学 编辑
文档内容

鲁东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自2009年创建以来,已成为山东省广播电视传媒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作为烟威地区高校唯一的该专业,其依托全媒体实验中心广播电视工作站,形成了独特的“课程、平台、实践三位一体”教学体系。专业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实践能力与创业引导,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覆盖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及政府机关等多领域。这一成绩得益于其扎实的学科基础与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鲁东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怎么样?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以“立足山东,辐射全国”为导向,着力打造具备创意策划编导创作跨媒体传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融合广播、电视、电影及新媒体四大领域的教学内容,学生不仅掌握视听语言影视剪辑艺术等专业技能,还需具备文化底蕴创业思维。这种“成果导向”的培养路径,使毕业生能快速适应传媒行业的内容生产、节目编导、宣传策划等岗位需求。

课程体系设计凸显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

  • 核心理论课程:包括视听语言、传媒写作、影视美学、传播学概论,构建学生对影视艺术的系统性认知;
  • 技术实践模块:涵盖电视摄像、虚拟演播室技术、纪录片创作,依托全媒体实验中心实现真实项目演练;
  • 创作能力培养:通过影视剧本创作、电视节目制作等课程,配合泰山文艺奖等赛事参与,累计产出微电影60余部、纪录片40余部。

就业生态呈现多元化特征。约40%毕业生进入电视台、影视公司从事编导与创作,30%服务于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另有20%通过考研、考公实现职业转型。值得关注的是,学生创业成果显著——近五年创立公司十余家,注册资产超千万元,部分作品获中国新闻奖等国家级奖项。这种就业结构既反映了专业培养的适应性,也彰显了“专能技术强化”策略的有效性。

专业建设特色体现在三大维度:

  1. 校企合作机制:与山东教育卫视、烟台电视台建立四年不间断的实习通道,累计供稿200余条新闻作品;
  2. 双师型师资:15人教学团队中,专任教师均具有影视媒体从业经验,兼职教师含省级新闻奖获得者;
  3. 产学研融合:教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0余项,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纪录·烟台》等实践项目。这种“做中学,学中做”的模式,使人才培养始终与行业前沿保持同步。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 鲁东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怎么样?

    鲁东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自2009年创建以来,已成为山东省广播电视传媒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作为烟威地区高校唯一的该专业,其依托全媒体实验中心和广播电视工作站,形成了独特的“课程、平台、实践三位一体”教学体系。专业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实践能力与创业引导,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覆盖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及政府机关等多领域。这一成绩得益于其扎实的学科基础与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培养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的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新闻编导、新媒体编导)专业怎么样?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以“科学致用、德业立身”为校训,构建了具有差异化竞争力的艺术教育体系。其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历经22年发展,形成了文艺编导、新闻编导、新媒体编导三大方向,通过全人教育理念和导师制育人模式,培养适应媒体融合时代的复合型人才。专业依托北京传媒产业优势,配备电视演播室、4K视频实验室等先进设施,并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字节跳动等机构建立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与就业的多元路径。 文艺编导方向
  • 中国传媒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方向)专业怎么样?

    中国传媒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方向)专业是我国传媒艺术教育的标杆性专业,其历史可追溯至1959年设立的“文艺编辑”方向,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支撑该校戏剧与影视学国家一流学科的建设。数据显示其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5%,近30%学生进入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等主流媒体,或参与《国家宝藏》《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等头部综艺创作。以下从学科定位、培养架构、实践生态、就业格局及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