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师范学院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自2018年正式招收本科生以来,依托区域产业优势和技术发展需求,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该专业以培养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在智能制造领域建立了一套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通过整合机械工程、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核心课程,结合泉州市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等平台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扎实的工程技术基础与创新实践能力。
学科交叉与专业定位
该专业紧密对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构建了跨学科知识体系。通过机电工程实验实训中心和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培育中心)等平台,强化学生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实践能力。专业定位上,不仅服务于区域机械工程产业发展,还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复合型人才,2024年更获批硕士点,标志着学科建设进入新阶段。
培养体系与课程架构
课程设置以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机械原理等基础课程为核心,延伸至电气控制与PLC技术、机器人技术等前沿领域。实践教学环节占重要比重:
- 分层次实训:从机械制图测绘到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形成渐进式技能培养链条
- 竞赛驱动创新:近五年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等赛事中获省级以上奖项400余项
- 校企协同育人:依托泉州市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开展工业机器人、数控加工等实战训练
师资力量与科研成果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4人,其中博士占比58%,双师型教师占比83%。团队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105项,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11项,代表性成果包括:
- 柯跃前教授主持的《智慧海洋渔业物联网与终端关键技术研发》项目,获2020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褚若波博士在电弧故障诊断领域的论文被SCI/EI收录8篇
- 叶一青博士团队在超精密三维成像技术领域授权专利20余项教师队伍兼具学术深度与产业经验,例如李昆塬博士的研究聚焦工程防护新材料,其成果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等顶级期刊。
就业前景与深造路径
近两届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就业领域涵盖智能制造设备研发、机电系统运维、工业机器人应用等方向。部分学生进入福州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高校攻读研究生,2022-2023年升学人数达18人。专业通过IEET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课程体系与国际接轨,为学生出国深造奠定基础,如2022届毕业生张家睿被国立马来西亚大学录取。
招生与培养保障
该专业在福建省内按物理类本科批招生,2023年学费为5040元/年,学制四年。培养方案强调“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通过省级一流课程《机器人技术》《工程制图》等教学资源,保障学生从基础知识到工程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对于2024年考生,建议重点关注物理学科基础,同时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能训练。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
泉州师范学院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怎么样?
泉州师范学院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自2018年正式招收本科生以来,依托区域产业优势和技术发展需求,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该专业以培养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在智能制造领域建立了一套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通过整合机械工程、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核心课程,结合泉州市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等平台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扎实的工程技术基础与创新实践能力。 学科交叉与专业定位 -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怎么样?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凭借其深厚的学科积淀和鲜明的应用型特色,已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装备制造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该专业不仅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更以6星评级位列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行列。依托智能制造产业升级需求,专业构建了"机械+智能+数字"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注重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特别是在产品智能化设计与制造领域形成独特优势。从课程设置到实践平台, -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怎么样?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该校重点建设的工科专业,紧密对接福建省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需求,形成了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学校深厚的职业教育基因,以“一宽三强”(宽理论基础、强实践能力、强创新创业能力、强终身学习能力)为培养理念,累计为区域产业输送了500余名毕业生,并与200余家龙头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构建了从课程设计到就业服务的完整生态链。其特色化发展路径不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