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艺术职业学院的全媒体广告策划与营销专业怎么样?

广东艺术职业学院
已帮助人数389

已解决

评论 教育教学文档本文档内容,由 广东艺术职业学院 编辑
文档内容

广东艺术职业学院的全媒体广告策划与营销专业立足行业前沿,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育体系。该专业隶属于2023年新成立的艺术管理学院,依托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两大关联专业的协同优势,形成了以短视频制作数据营销AI创意为核心的培养方向。目前在校生规模达690人,教师团队包括10名硕士3名副教授,近三年学生在国家级、省级赛事中斩获20项奖项,展现出强劲的实践创新能力。这种教育模式既注重全媒体内容策划品牌推广能力塑造,又通过校企合作强化数字化技能市场适应力,为行业输送复合型技术人才。

广东艺术职业学院的全媒体广告策划与营销专业怎么样?

一、培养目标聚焦行业需求

专业以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框架。课程体系涵盖市场调研广告策划影视制作三大模块,重点强化全媒体整合营销能力。学生需掌握短视频运营直播电商等新兴技能,同时具备品牌形象推广危机公关处理能力。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用一体"理念,通过引入真实项目案例,让学生在模拟企业环境中完成从创意策划到落地的全流程训练。

二、课程体系与实训平台建设

专业构建了动态调整的课程体系:

  1. 基础能力层:包括《全媒体内容设计》《消费者行为分析》等理论课程
  2. 技术应用层:设置《短视频创意制作》《AI营销工具实战》等数字化课程
  3. 综合实践层:通过毕业设计项目制整合跨学科知识配套建设的全媒体实训室配备专业级直播设备与视频编辑系统,支持学生开展品牌直播广告投放模拟等实践。2025年与川鸿传媒共建的《全媒体营销实战》教材,将数据营销智能创意纳入课程标准,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迭代同步。

三、产教融合创新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呈现三大特色路径:

  • 课程共建:企业深度参与《全媒体整合营销》等核心课程设计,每年输送20+真实项目进课堂
  • 实训联动:建立"校内实训室+企业基地"双场景,学生可参与农产品直播推广等乡村振兴项目
  • 证书融通:推行1+X证书制度,将全媒体运营师等职业标准嵌入培养方案这种模式下,学生在大广赛等赛事中实现100%作品产业化转化,2024年助农直播活动带动乐昌特产销售额突破50万元,彰显实践育人成效。

四、学生发展与就业支持

通过"以赛促教"机制,近三年学生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省级奖项19项。就业服务实施"四促计划":以党建促思想建设、以师德促学风养成、以实习促岗位对接、以证书促职业发展。毕业生可胜任全媒体运营品牌策划广告执行等岗位,2025年校企合作单位提供的实习转就业率达85%。团支部建设成效显著,23名团员累计志愿服务2131.6小时,获评校级五四红旗团支部,体现综合素质培养成果。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 广东艺术职业学院的全媒体广告策划与营销专业怎么样?

    广东艺术职业学院的全媒体广告策划与营销专业立足行业前沿,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育体系。该专业隶属于2023年新成立的艺术管理学院,依托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两大关联专业的协同优势,形成了以短视频制作、数据营销、AI创意为核心的培养方向。目前在校生规模达690人,教师团队包括10名硕士和3名副教授,近三年学生在国家级、省级赛事中斩获20项奖项,展现出强劲的实践创新能力。这种教育
  • 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的全媒体广告策划与营销专业怎么样?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全媒体广告策划与营销作为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兴传播技术的复合型专业,正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热门选择。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开设的该专业,依托数字财经与媒体学院的教学资源,构建起覆盖广告全产业链的知识体系。通过分析其课程设置、实训模式及就业方向,可以清晰看到该专业如何回应行业对数字化广告人才的迫切需求。 专业课程设置采用"基础+核心"双模块架构。基础课程包含摄影摄像基础、图形图像设
  • 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的全媒体广告策划与营销专业怎么样?

    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的全媒体广告策划与营销专业立足行业需求,构建了"策划-制作-运营"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该专业通过新闻传播大类课程框架,培养面向广告设计师、全媒体运营师等职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强调数字化技能与互联网思维的结合。随着2023年录取最低分数线为286分,且选考科目不限的招生政策,该专业吸引了大量对新媒体传播感兴趣的学子。 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 该专业以全媒体运营与推广为核心,课程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