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和特色专业,始终以"产教融合、实践育人"为核心理念,构建了覆盖机械设计、智能制造、流体传动三大方向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国家级机电控制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江苏省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形成了"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持续为长三角地区输送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一、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
专业立足机械工程学科前沿,培养掌握机械设计理论、现代制造技术和自动控制原理的工程技术人才。课程设置围绕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数控技术三大核心模块展开,其中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构建力学分析基础,机械制造基础与机电传动控制强化工艺设计能力,现代设计技术(含可靠性设计、优化设计)则聚焦创新思维培养。特色方向课程如液压控制系统(流体传动方向)、CAM技术(制造技术方向)实现专业细分领域的纵深发展。
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分比例超30%,形成"五级递进"能力训练链:
- 基础技能层:通过金工实习、工程制图测绘掌握传统加工与设计规范
- 专业认知层:借助机床电气与PLC课程设计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
- 技术应用层:在数控加工实习(含中级/高级工认证)中完成编程与操作训练
- 创新实践层:依托三坐标测量与逆向工程实习提升数字化制造能力
- 综合实战层:毕业设计环节要求完成完整机械系统开发,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科技创新竞赛奖项23项。
三、专业特色与优势
专业深度融入智能制造产业升级需求,建有GE智能平台实验室、ABB机器人创新中心等9个校企共建平台。在课程体系中嵌入工业互联网、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模块,形成"机械+自动化+信息化"交叉培养特色。以"双师型"教师团队(企业工程师占比40%)为主导,实施"项目化教学",典型案例包括:
- 液压传动方向学生参与盾构机液压系统改进项目
- 制造技术方向联合南瑞继保开发智能检测装备
- 机械设计方向与徐工集团合作开发工程机械可靠性设计方案
四、就业前景与升学方向
毕业生年均就业率保持98%以上,主要流向高端装备制造(占42%)、汽车及零部件(28%)、智能控制系统集成(20%)三大领域。典型雇主包括上海电气、南京埃斯顿等上市公司,起薪水平较江苏省工科平均薪资高18%。约15%毕业生进入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部分学生依托中德合作项目赴亚琛工业大学深造。用人单位评价显示,学生工程图纸解读能力、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水平等实务技能优势显著。
该专业通过"课程-实践-产业"深度耦合的培养路径,不仅夯实学生的机械设计制造核心能力,更培养其应对工业4.0变革的适应性。随着江苏省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等平台持续投入,专业在数字孪生、增材制造等前沿领域的教学资源将进一步升级,为先进制造业输送更多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应用型工程师。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
南京工程学院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怎么样?
南京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和特色专业,始终以"产教融合、实践育人"为核心理念,构建了覆盖机械设计、智能制造、流体传动三大方向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国家级机电控制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江苏省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形成了"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持续为长三角地区输送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一、培养 -
南京林业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怎么样?
南京林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特色专业,在装备制造领域形成独特的"林业+机械"交叉培养特色。该专业自1958年开设林业机械方向,2000年正式建立本科培养体系,2013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形成覆盖机械设计、制造、电子、汽车四大方向的全链条培养架构。2025年数据显示,专业实验室设备总值超5000万元,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97%以上,综合升学率 -
南京农业大学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怎么样?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全国农林院校机械类标杆专业,依托学校农业工程与机械工程交叉优势,构建了"基础理论-技术创新-产业应用"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该专业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6名,江苏省内排名第1位,连续五年保持98%+就业率,2023届毕业生升学率达37.21%。专业深度融合农业工程与机械设计学科特色,形成"智慧农机研发+农业装备管理"双轨培养模式,在南方农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