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怎么样?

大连理工大学
已帮助人数798

已解决

评论 教育教学文档本文档内容,由 大连理工大学 编辑
文档内容

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我国信息与通信领域人才培养的标杆学科,其前身可追溯至1949年成立的原大连工学院电讯系,由我国雷达与军事通信泰斗毕德显院士创建。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2013年、2019年连续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2024年软科专业排名稳居全国前列。专业构建“电子电路-信息处理-通信系统”全链条培养体系,近五年本科生平均就业率超95%,毕业生进入华为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占比达60%,但需应对智能技术迭代加速跨学科知识整合的双重挑战。

大连理工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怎么样?

一、学科定位与培养特色

专业以智能信息处理下一代通信技术为核心,形成三大核心优势:

  1. 学科建设高度
    • 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辽宁省重点学科,拥有2个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设备总值超5000万元
    •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200余项,研究成果支撑雄安新区物联网系统海洋环境监测
  2. 国际化培养路径
    • 设置电子信息工程(英语强化班),核心课程采用双语授课,年均选派15%本科生MIT康奈尔大学研修;
    • 比利时根特大学开设双学位项目,课程体系对标IEEE国际标准
  3. 工程实践创新
    • 首创“智慧小车实验平台”,开展跨课程项目式教学,学生需完成48周企业实训
    • 师生团队开发的多媒体信息安全系统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二、课程体系与能力塑造

实施“1+3”培养模式

  • 第一学年通识教育
    1. 强化数学物理基础人工智能素养,开设Python编程机器学习导论
    2. 构建工程伦理家国情怀价值观;
  • 后三年专业深耕
    • 七大核心方向课程
      • 电子电路(模拟/数字电路设计)
      • 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与算法优化)
      • 通信原理(5G通信系统仿真)
      • 计算机视觉(OpenCV与深度学习框架)
      • 电磁场理论(微波器件设计与仿真)
      • 智能系统(ROS机器人操作系统开发)
      • 海洋信息工程(多物理场测量技术);
    • 进阶性实践环节
      • 大二完成FPGA硬件开发项目
      • 大三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撰写12万字技术方案

三、师资力量与科研突破

构建“院士-国家级人才-产业导师”三维梯队

  • 顶尖师资配置
    • 专任教师中23%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含IEEE Fellow 1人国家杰青4人
    • 毕德显院士传承团队研发的通信导航一体化技术应用于北斗卫星系统
  • 科研成果转化
    • 《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8篇,攻克多媒体信息加密技术瓶颈;
    • 开发工业物联网边缘计算平台,服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重点型号研发;
  • 校企协同网络
    • 华为共建智能通信联合实验室,与东软集团联合培养嵌入式系统开发人才

四、职业前景与能力升级

毕业生呈现“三维发展格局”

  • 信息技术开发(55%):
    • 入职华为海思主导5G基带芯片设计,起薪25-40万元/年
  • 科研创新(30%):
    • 推免至清华大学攻读通信工程博士,40%获国家公派留学资格
  • 跨界融合(15%):
    • 进入比亚迪开发智能驾驶感知系统,需掌握TensorFlow Lite部署技术
  • 技术迭代挑战
    • 课程作业需72小时完成6G太赫兹通信信道建模
    • 毕业设计需通过ISO 26262功能安全认证

总结:信息时代的创新引擎

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七十五年学科积淀国际化培养优势重大工程攻关经验,成为培育信息领域领军人才的国家级平台。其“从理论到系统”的培养路径既赋予学生破解卡脖子技术的硬核实力,也要求他们突破传统电子边界,在人工智能与6G通信浪潮中锻造多维竞争力。对于兼具工程思维创新视野的学子,这一专业将是投身科技强国的战略选择,但需直面技术迭代速度跨学科知识整合的双重考验,在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间构建价值闭环。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