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赠送商品的会计处理需根据赠送性质和商品来源进行区分,核心涉及视同销售原则和增值税处理。新会计准则明确要求无偿赠送行为需按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需关注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及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调整。以下结合典型案例解析不同场景下的账务处理要点。
一、促销赠品处理在买一赠一活动中,企业应将主商品与赠品按公允价值比例拆分收入。假设某超市销售价值100元商品(成本60元)赠送价值30元商品(成本15元),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8.46(100×100/13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6.54(100×30/13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5.6(100×13%)
结转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60
借:其他业务成本 15
贷:库存商品 75
此处理体现收入分摊原则,避免虚增销售额。
二、无偿赠送客户外购商品用于客户维护时需视同销售。某商贸企业赠送购入价6万元(不含税)的礼品,适用13%税率:
借:销售费用——业务招待费 67,800
贷:库存商品 6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7,800
此处增值税处理需注意:
- 若商品用于招待客户,进项税额不得抵扣,需做进项税额转出
- 若用于市场推广,则进项税可抵扣但需计提销项税。
三、员工福利赠送自产产品发放福利需按成本价处理,不确认收入。某公司将成本8万元、售价10万元的产品作为福利发放: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93,000
贷:库存商品 8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000(100,000×13%)
该处理体现非货币性福利特征,增值税按公允价值计提。
四、税务处理要点
- 增值税差异:外购礼品用于招待需进项转出,用于推广则需视同销售
- 企业所得税调整:所有赠送行为均需在汇算清缴时填报A105010表,按公允价值确认视同销售收入与成本
- 个人所得税:向非特定对象赠送需按偶然所得代扣20%个税,可通过汇总申报解决受赠方信息缺失问题。
五、特殊场景处理
- 预付卡赠送:购入时借记预付账款,使用时根据用途转入业务招待费或职工福利
- 即买即用商品:若购买酒水直接用于招待,可价税合计计入费用,已抵扣进项税需转出
- 无法确定公允价值:可采用成本加成法(成本×1.15)作为计税依据。
实务中需注意:会计处理虽将赠送费用计入业务招待费或广告宣传费,但税法要求同步完成视同销售申报,否则可能面临重复纳税风险。建议企业建立赠送台账,完整记录商品流向、用途及计税依据,确保财税处理合规。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
企业赠送商品的会计分录如何处理?
企业赠送商品的会计处理需根据赠送性质和商品来源进行区分,核心涉及视同销售原则和增值税处理。新会计准则明确要求无偿赠送行为需按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需关注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及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调整。以下结合典型案例解析不同场景下的账务处理要点。 一、促销赠品处理 在买一赠一活动中,企业应将主商品与赠品按公允价值比例拆分收入。假设某超市销售价值100元商品(成本60元)赠送价值30元商品(成 -
商品赠送会计分录如何处理才能实现财税合规?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商品赠送既是常见的营销手段,也是财税处理的难点。这种经济行为涉及收入确认、成本结转和税务处理三大核心环节,需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增值税暂行条例》进行规范操作。不同场景下的赠送行为对应差异化的会计处理方式,例如促销赠品与客户维护赠品的账务处理路径存在本质区别,企业需特别注意视同销售规则的应用边界。 一、视同销售情形下的标准分录 当赠送商品符合《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 -
商品促销赠送的会计分录如何处理?
企业在商品促销活动中赠送赠品,需要根据会计准则和税收政策进行差异化的账务处理。核心在于区分视同销售与促销费用两种场景,并准确匹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的合规要求。例如买一赠一活动中,赠品不单独确认收入,而是通过分摊交易价格实现税务优化。以下从理论框架、分录规则和实操要点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理论框架:促销行为的会计与税务定性 根据国税函〔2008〕875号,买一赠一属于捆绑销售而非捐赠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