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的新闻学专业怎么样?

广西民族大学
已帮助人数610

已解决

评论 教育教学文档本文档内容,由 广西民族大学 编辑
文档内容

广西民族大学新闻学专业立足广西、辐射东南亚,以培养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成立于2015年,2022年起独立招生,依托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广播电视台等多方共建的传媒学院资源,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毕业生就业质量受到用人单位广泛认可。其培养模式既强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政治引领,又注重融媒体技术应用,形成了鲜明的区域特色和行业优势。

广西民族大学的新闻学专业怎么样?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上,新闻学专业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思想,系统学习新闻学、传播学、汉语言文学等学科理论,培养具有全媒体新闻采编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学生需掌握新闻采、写、编、评、摄、制等核心技能,并能在党政机关、主流媒体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媒体运营等工作。例如,课程设置中特别强化融合新闻学数据新闻可视化,以应对当前媒体融合趋势对人才的技术要求。

课程体系设计兼顾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史传播学概论,夯实学科根基;实务课程如新闻采访与写作短视频拍摄与制作出镜报道与新闻主持等,通过模拟新闻现场和项目化训练提升实操能力。特色课程如广播电视新闻新媒体编辑与制作,结合校内外实践基地资源,例如学生常赴南宁市三街两巷开展街头采访,使用专业设备完成从选题策划到成片输出的全流程实践。

教学特色突出“双师双能型”师资与校媒协同育人。学院聘请学界业界专家如张会军、周扬等担任客座教授,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占比35%,拥有传媒一线从业经验的教师比例超过60%。教学创新案例丰富,例如将课堂搬至伊岭岩风景区,通过沉浸式体验壮族文化、采访景区工作人员,完成深度报道写作,这种“行走的采写课堂”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新闻敏感度。此外,学院建有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国-东盟广电视听艺术创作中心,为学生提供国际视野下的实践平台。

就业前景与行业适应性方面,该专业毕业生可进入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政府宣传部门及企业公关领域。近年行业数据显示,新媒体岗位需求增长显著,学院通过舆情监控传播效果分析等课程强化学生的数据分析与内容运营能力,使其能胜任短视频策划、品牌推广等新兴岗位。用人单位反馈显示,毕业生在新闻采编效率多媒体技术应用方面表现突出,部分学生入职后迅速成为融媒体中心的业务骨干。

从课程创新到实践赋能,广西民族大学新闻学专业通过“政治素养+专业技能+文化底蕴”的三维培养框架,成功塑造了既扎根地方特色又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新闻人才。其教学改革经验为同类院校提供了“理论课堂联动社会现场”的鲜活样本,也为全媒体时代的新闻教育探索出一条特色发展路径。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 广西民族大学的新闻学专业怎么样?

    广西民族大学新闻学专业立足广西、辐射东南亚,以培养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成立于2015年,2022年起独立招生,依托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广播电视台等多方共建的传媒学院资源,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毕业生就业质量受到用人单位广泛认可。其培养模式既强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政治引领,又注重融媒体技术应用,形成了鲜明的区域特色和行业优势。 在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上,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新闻学专业怎么样?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新闻学专业立足于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依托部校共建平台和一流专业建设优势,形成了独特的教学体系。该专业通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系列实践活动、融媒体实训室等特色资源,将课程教学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注重强化学生的全媒体技能与职业竞争力,为地方传媒行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 一、培养目标聚焦全媒体应用能力 本专业以“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为核心,培养具备新闻采编、摄影摄像、
  • 广西民族大学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怎么样?

    广西民族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形成了以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三大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03年创办以来,历经自治区特色专业(2011年)、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2019年)等发展阶段,构建了覆盖学士、硕士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其核心目标是通过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传媒人才。 在学科交叉融合方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