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内容
上海电机学院与德国凯撒斯劳滕应用技术大学合作的物流管理(中德合作)专业,是该校凯撒斯劳滕智能制造学院的三大王牌专业之一。该专业依托中德两校在工科领域的优势资源,构建了“德语+专业”双轨培养体系,采用3+1分段培养模式,学生可获得中德双学士学位,且赴德期间享受免学费政策。这一培养路径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国际化视野,更通过德资企业实习与德国原版课程的深度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一、国际化培养特色
- 双学位机制:完成学业并通过考核的学生,可同时获得上海电机学院的管理学学士学位和德国合作高校的学位证书。这种双认证体系使毕业生在国内外就业市场均具有竞争力。
- 分段式学习:采用前2.5年国内+1年德国+半年国内的“3+1”模式。学生在第6-7学期赴德学习期间,直接进入德国课堂,课程内容涵盖智能仓储与输送技术、物流规划与设计等核心模块,教材与教学标准与德方同步。
- 语言与专业融合:全程采用德语教学,要求入学时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部分年份要求110分)。前两年设置每周8-10课时的德语强化课程,确保学生达到B1级语言水平,为赴德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
该专业对标德国技术物流方向,课程设置强调技术应用与管理实践的双重能力培养:
- 主干课程:包含物流基础、建模与仿真基础、智能仓储与输送技术等,其中30%以上课程由德国教授直接授课。
- 实践模块:通过工业4.0智能工厂实训平台,学生可操作自动化分拣系统、AGV调度系统等设备,完成从仓储到运输的全流程模拟。第六学期在德期间,学生需进入曼隆蒂升电梯、科尼港口机械等德资企业实习。
- 创新能力培养:开设优化与决策支持、统计和数据分析等课程,要求学生运用MATLAB、FlexSim等工具完成物流系统仿真项目。
三、就业与深造路径
- 就业优势:该专业连续多年保持100%就业率,毕业生主要进入建发物流集团、上港集团等大型国企,以及西门子、德马吉森精机等德资企业,从事国际物流业务管理、智能系统规划等工作。
- 升学通道:约15%毕业生选择赴柏林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等德国TU9高校深造,其课程衔接度与德语优势显著。国内考研方向集中在物流工程与管理、供应链优化等领域。
- 薪酬水平:据校方统计,入职德企的毕业生起薪普遍在8000-12000元/月,高于同地区普通物流管理专业30%以上。
四、报考注意事项
- 招生规模:2024年在上海投放38个综合本科批名额,物理类本科批另设5个名额,外省招生以山东为例,普通类一段计划4人。
- 学费标准:国内阶段学费为19500元/年,赴德期间仅需支付生活费(约8-10万元/年)。
- 选拔要求:除高考成绩外,部分年份要求德语单科不低于110分,且需通过德方组织的语言适应性测试。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相关推荐
-
上海电机学院的物流管理(中德合作)专业怎么样?
上海电机学院与德国凯撒斯劳滕应用技术大学合作的物流管理(中德合作)专业,是该校凯撒斯劳滕智能制造学院的三大王牌专业之一。该专业依托中德两校在工科领域的优势资源,构建了“德语+专业”双轨培养体系,采用3+1分段培养模式,学生可获得中德双学士学位,且赴德期间享受免学费政策。这一培养路径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国际化视野,更通过德资企业实习与德国原版课程的深度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一、国际化培 -
上海电机学院的机械电子工程(中德合作)专业怎么样?
上海电机学院与德国凯撒斯劳滕应用技术大学合作的机械电子工程(中德合作)专业,是该校凯撒斯劳滕智能制造学院的核心专业之一。该专业自2016年启动合作办学项目,2021年正式获批成为教育部认证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依托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基础,结合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工业4.0实践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以下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创新、国际资源及就业前景五个维度展开解析 -
上海电机学院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德合作)专业怎么样?
上海电机学院与德国凯撒斯劳滕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开设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德合作)专业,是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隶属于凯撒斯劳滕智能制造学院。该专业依托两校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优势资源,聚焦工业4.0与智能装备技术,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自2021年正式招生以来,已形成独特的培养模式与教学体系,成为临港新片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一、“3+1”双学位培养模式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