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办于1979年,是该校最早设立的本科专业之一,现为浙江省一流专业、“十三五”特色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依托信息与通信系统省一流学科及浙江工商大学-萨塞克斯人工智能学院,该专业构建了覆盖本科、硕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5%以上,45%以上进入海康威视、中国移动等世界500强企业,就业起薪超出浙江省同专业平均值35%。专业以电子系统设计与开发、智能信息处理为核心方向,融合商科特色,培养能解决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级专业人才。
学科建设与平台支撑
该专业依托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是浙江省重点建设一级学科和“十三五”一流学科,拥有新型网络标准及应用技术实验室(浙江省重点实验室)、网络与通信实验中心(省级示范中心)等6个省级科研平台。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22人、副教授32人,其中国家级海外引智计划专家3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入选者9人,团队曾主持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4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国家级奖项。学科在网络与通信技术、智能信息处理、量子通信等领域形成显著特色,近五年发表ESI/SCI/EI论文418篇,授权发明专利307项。
课程体系与实践能力培养
专业课程设置强调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交叉融合,核心课程包括:
- 基础理论模块: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
- 系统设计模块:EDA技术、单片机技术综合、电子系统设计
- 信息处理模块: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
- 计算机应用模块: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编程语言、数据结构
实践教学通过电子工艺实习、通信技术实践、校企联合实验室(如H3C、信雅达)等环节强化工程能力,学生可参与机器人开发、无人机智能检测等前沿项目。专业还开设“人工智能+X”特色课程,结合学校商科优势,培养跨领域应用能力。
就业前景与深造方向
近三年毕业生平均深造率达43.47%,2023年考研录取学生中60%进入双一流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就业领域涵盖:
- 电子与通信设备研发:从事集成电路、智能硬件设计
- 信息技术服务:在金融、商贸企业担任系统开发与运维
- 科研与教育:进入高校、科研院所从事信号处理等研究
- 新兴产业:参与5G通信、自动驾驶、智慧医疗等人工智能相关项目
国际化与学科交叉特色
专业与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合作设立人工智能学院,提供全英文教学和双学位项目,强化国际视野与跨文化协作能力。依托浙江省数字经济优势,课程融入智能金融、智能商务等交叉内容,形成“3C培养理念”——商科知识(Commerce)、人文素养(Culture)、专业能力(Capability)。学生可申请浙江省“一带一路”重点实验室的国际联合研究项目,参与新一代互联网国际标准制定等高端科研活动。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
浙江工商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怎么样?
浙江工商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办于1979年,是该校最早设立的本科专业之一,现为浙江省一流专业、“十三五”特色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依托信息与通信系统省一流学科及浙江工商大学-萨塞克斯人工智能学院,该专业构建了覆盖本科、硕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5%以上,45%以上进入海康威视、中国移动等世界500强企业,就业起薪超出浙江省同专业平均值35%。专业以电子系统设计与开发、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怎么样?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作为该校重点专科专业之一,依托宁波地区的产业优势,形成了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自1997年作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起步,逐步发展为国家级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和浙江省首批四年制高职试点,展现了深厚的办学积淀。在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专业课程设置紧跟行业需求,通过“项目中心课程”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为区域电子信息产业输送 -
浙江工商大学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怎么样?
浙江工商大学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立足数字经济时代需求,融合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数据分析技术,致力于培养具有系统思维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依托管理工程与电子商务学院的学科优势,构建了"管理+技术"双轮驱动的培养体系。专业课程设置覆盖信息管理学、大数据与知识工程等前沿领域,毕业生既可从事互联网产品开发,也能胜任商务数据分析与信息系统设计,近三年约25%学生进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