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的金融学专业以培养经济学学士为目标,构建了融合理论深度与实践创新的教学体系。该专业依托学校在东南亚语言与文化领域的传统优势,形成了“专业+语言”的独特培养路径,通过“3+1”跨国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的国际视野与实务能力。作为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其课程设置涵盖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等核心课程,同时注重金融模拟实验和大数据分析工具的应用训练,为学生提供多维度的专业成长空间。
国际化培养模式与学科特色
专业核心特色体现在国际化联合培养与区域经济研究两大方向。其一,“3+1”跨国培养模式要求学生选择越语、泰语或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并赴越南、泰国、美国或马来西亚完成一年留学。例如,东南亚方向的留学年费用约3-4万元,而美国方向则需约10万元,学生需承担相关费用。其二,课程体系强调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实务场景,例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等课程融入东南亚金融市场案例,培养学生解决跨境金融问题的能力。
在学科建设层面,金融学隶属于经济学院,该学院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形成本科-硕士-博士贯通式培养体系。学院师资队伍中,80%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并配备八桂青年学者、广西“十百千”人才等高水平学者,支撑金融大数据分析、数字经济等前沿研究方向。此外,学院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合作推出中澳学分互认项目,学生完成两年国内学习后可赴澳深造,毕业时可获中外双学位。
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塑造
专业通过虚实结合的教学平台强化实践能力。例如,金融模拟实验课程利用AI大数据教学平台,模拟证券交易、投资决策等场景,学生需完成以下实训环节:
- 宏观经济指标智能统计:使用大数据工具分析GDP、CPI等指标波动;
- 市场结构模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垄断竞争、寡头市场下的经营策略;
- 政策工具应用:通过IS-LM模型仿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联动效应。此外,学生参与“挑战杯”创业大赛、全国证券投资大赛等竞赛,2024年已有团队在金融系列软件应用中开发出支持投资者情绪分析的智能工具。
就业前景与行业竞争力
尽管存在“就业竞争力弱于广西大学”的争议,但专业通过定向输出与复合型能力提升就业优势。毕业生主要分布在以下领域:
- 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如四大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部分学生通过CFA课程认证进入投资分析岗位;
- 跨国企业:依托东南亚语言能力,从事跨境融资、贸易结算等业务;
- 政府部门:如财政、审计部门及海关,需通过公务员考试。数据显示,经济学院就业率连续多年居全校前列,2024年本科生就业率达92%,部分学生进入中国-东盟金融合作联盟成员机构。对于深造方向,学生可报考应用经济学硕士或通过国际商务硕士项目衔接海外高校。
该专业的挑战在于留学成本较高可能限制部分学生选择,但其“双语+金融”的差异化培养路径仍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具备跨境服务能力的专业人才。未来,随着RCEP协定深化,专业在东盟金融市场的就业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
广西民族大学的金融学专业怎么样?
广西民族大学的金融学专业以培养经济学学士为目标,构建了融合理论深度与实践创新的教学体系。该专业依托学校在东南亚语言与文化领域的传统优势,形成了“专业+语言”的独特培养路径,通过“3+1”跨国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的国际视野与实务能力。作为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其课程设置涵盖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等核心课程,同时注重金融模拟实验和大数据分析工具的应用训练,为学生提供多维度的专业成长空间。 国际 -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的金融科技专业怎么样?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的金融科技专业立足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需求,以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依托学校与吉利控股集团、丹麦盛宝银行等企业建立的深度合作关系,构建起"专业+语言+产业"的特色培养模式。2023年数据显示,该专业在校生规模已达千人级别,学费标准为13500元/年,在广西本科批招生名额为2人,形成文理兼收的多元化生源结构。 数字技术赋能课程体系是该专业的显著特征 -
广西民族大学的经济学专业怎么样?
广西民族大学经济学学科以服务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形成了涵盖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并在专业建设、国际合作、教学模式等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其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国际贸易学、金融学等方向,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及多个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师资队伍中80%以上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并柔性引进高端人才强化教学科研实力。依托区位优势,学科深度融入东盟合作,构建了具有“广西印记、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