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族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始于1986年政史系的办学积淀,2017年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后进入系统化发展阶段。该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为培养原则,依托甘孜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等平台,构建起覆盖理论教学、实践训练和社会服务的育人体系,致力于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复合型人才。其课程设置融合多学科知识,师资队伍兼具学术造诣与实务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地区思政教育模式。
专业课程体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等主干课程,同时融入法学概论、社会学等跨学科内容。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6个思政课教研室的协同建设,形成“通识+专业+实践”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值得注意的是,2024版人才培养方案新增藏区社区矫正工作概论、藏族习惯法等特色课程,强化对民族地区社会治理需求的响应。实践环节设置微格教学、社会调查统计与方法等实训课程,使学生具备分析社会问题和开展政策宣传的实务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凸显红色基因传承与民族地区服务双重导向。依托甘孜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组织学生参与红色遗址考察、理论宣讲等实践活动,近三年累计产出调研报告和科研论文200余篇。通过“返家乡”社会实践、挑战杯创业计划等平台,学生获得国家级竞赛奖项12项、省级奖项30余项。特别在师范生技能培养方面,“华文杯”全国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累计斩获一等奖12项,印证了“教学做合一”培养模式的有效性。
师资队伍配置呈现多元化与专业化特征。现有专兼职教师近5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5人,博士及在读博士5人,双师型教师占比8.5%。教师团队深度参与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等智库工作,将最新理论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校地协同育人机制,聘请30余名一线党政干部、中学校长担任实务导师,构建起“理论导师+实践导师”双指导体系。
人才培养成效体现在升学率与就业质量双提升。近三年40名学生考入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名校攻读硕士,2024届毕业生教师资格证通过率达98%。就业方向涵盖党政机关、民族地区中小学、企事业单位等多元领域,部分毕业生通过“三支一扶”计划扎根基层,成为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骨干力量。这种培养模式既契合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又回应了乡村振兴战略对复合型政工人才的需求。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
四川民族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怎么样?
四川民族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始于1986年政史系的办学积淀,2017年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后进入系统化发展阶段。该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为培养原则,依托甘孜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等平台,构建起覆盖理论教学、实践训练和社会服务的育人体系,致力于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复合型人才。其课程设置融合多学科知识,师资队伍兼具学术造诣与实务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地区思政教育模 -
四川师范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含师范方向)专业怎么样?
四川师范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含师范方向)专业自1960年创办以来,始终扎根巴蜀大地,依托学校作为四川省最早开展本科师范教育高校的深厚底蕴,形成了以政治信仰培育、师范技能强化、教育情怀塑造为核心的专业特色。该专业不仅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构建了覆盖本硕博的完整培养体系。作为四川省中学政治教师培养的摇篮,该专业通过课程创新与实践融合,培养了大批扎 -
四川轻化工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怎么样?
四川轻化工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扎根时代需求,将"652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构建起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基、实践育人为特色的教育体系。作为四川省首批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高校,该校通过"三全育人"格局和"轻风化雨652"智慧思政平台,在理论教学、实践拓展、数字赋能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考研录取率达40%,成为川南地区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在课程体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