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艺术学院的舞蹈表演(国标舞)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培养兼具艺术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了贯穿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创作实践的全链条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学校深厚的艺术教育底蕴和东盟地缘优势,形成了以国际标准舞为核心,融合民族舞蹈文化、现代舞技术等多维度的特色课程群,并通过舞台实践与国际交流强化学生专业竞争力。其毕业生不仅活跃于专业院团和教育领域,更在国内外赛事中屡获殊荣,成为区域舞蹈艺术发展的中坚力量。
一、培养体系:理论与实践双向驱动
专业采用“基本功训练+剧目创作+教学实践”的三维培养模式,通过国标舞基础训练、竞技训练和剧目表演等核心课程夯实专业基础。教学中特别强调跨舞种融合,例如将中国古典舞的韵味、现代舞的即兴编创理念融入国标舞教学,形成独特的创新表达。在四年学制中,学生需完成:
- 前两年侧重摩登舞与拉丁舞的系统训练,掌握华尔兹、探戈、恰恰等十大舞种的技术规范;
- 后两年强化剧目创编与舞台表演,通过毕业展演、艺术采风等实践环节提升综合能力。
二、课程特色:民族性与国际化交融
课程体系突破传统国标舞教学框架,增设广西民族民间舞、东盟舞蹈等特色课程,构建文化认同与全球视野并重的知识结构。例如在《国标舞剧目表演》中,学生需将壮族铜鼓文化元素融入拉丁舞编排,探索本土文化资源的现代表达。同时,依托中国—东盟舞蹈艺术创作展演研究中心,定期邀请欧美及东南亚舞蹈专家举办工作坊,引入国际前沿教学理念。
三、实践平台:以赛促学与产教联动
专业构建了多层次实践网络:
- 赛事通道:组织学生参与“桃李杯”“荷花奖”等国家级赛事,近三年获15项国家级奖项,原创作品《雨歇》《阿乜啊,海》入选中国舞蹈“荷花奖”展演;
- 校企合作:与广西歌舞剧院、东盟文化艺术中心建立实习基地,承担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等大型演出;
- 毕业展演机制:每年举办原创实验性作品专场,如2025届《煜》融合街舞活力与现代舞精神,展现国标舞的跨界创新潜力。
四、教学成果: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并重
该专业拥有刘芳教授领衔的国际化师资团队,其成员担任CBDF国际评审、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评委,主持6项国家艺术基金创作项目和1项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出版《舞蹈拉伸系统训练》等教材。毕业生就业率达90%,除进入专业院团外,近30%选择赴东南亚从事舞蹈文化交流,践行“以舞为媒讲好中国故事”的育人理念。
五、未来展望:红色基因与科技赋能
在“党建+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专业将红色舞蹈文化纳入创作主线,开发《奋进新长征路》等主题剧目,强化社会责任教育。同时探索数字舞蹈技术,计划开设动作捕捉分析、虚拟舞台设计等课程,推动传统艺术与人工智能跨界融合,为舞蹈表演注入新时代活力。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
海口经济学院的舞蹈表演(国标舞)专业怎么样?
海口经济学院南海舞蹈学院的舞蹈表演(国标舞)专业,是该校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打造的特色艺术教育项目。该专业依托国际标准舞(体育舞蹈)为核心方向,融合国内外顶级教学资源与行业实践平台,致力于培养兼具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舞蹈人才。作为学院下设的四大系部之一,其课程体系、师资配置与培养模式均展现出鲜明的差异化竞争力,下文将从多个维度展开详细解析。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以“ -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的舞蹈表演(国标舞方向)专业怎么样?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作为河北省唯一独立设置的公办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其舞蹈表演(国标舞方向)凭借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创新培养模式,成为全国艺术职业教育领域的标杆。该专业依托国家级舞蹈表演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河北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等平台,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在2025年中职招生简章中,舞蹈系被明确列为"河北省舞蹈人才摇篮",其国际标准舞方向以"以赛促教、以演促学"为核心理念 -
内蒙古艺术学院的舞蹈表演(国标舞)专业怎么样?
内蒙古艺术学院舞蹈表演(国标舞)专业立足民族艺术教育根基,融合国际舞蹈教育理念,形成了独特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师资配置上凸显三大特色:民族性与国际化的融合、表演与教育的双轨并行、教学与赛演的协同发展。通过系统化训练和多元化平台,培养出能适应新时代文化需求的复合型舞蹈人才。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注重塑造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根基的舞蹈人才。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