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前沿交叉学科,东北石油大学于2022年获批设立碳储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成为黑龙江省唯一开设该专业的高校。该专业依托学校在油气领域的传统优势,聚焦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CCUS)技术链条,培养既懂石油石化行业特性又掌握低碳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在师资配置上,专业拥有20名校内专任教师和3名企业导师,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比95%,形成以6名博士生导师为核心的科研团队。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体系
该专业以能源高效低碳转化为核心,构建了覆盖地质、工程、经济三大维度的知识体系。地质学与岩石力学奠定地质封存技术基础,二氧化碳捕集原理与技术和碳储系统安全工程形成技术支撑,而碳金融与低碳经济学则完善产业链闭环。通过大庆油田等企业实践基地,学生可参与原油储库完整性评价等真实项目,强化CCUS工程设计与项目管理能力。
二、科研平台与行业联动
三大省级实验室构成科研支撑体系:
- 油气藏及地下储库完整性评价实验室专注封存地质体稳定性研究
- 提高油气采收率重点实验室开发驱油封存一体化技术
- 地热资源协同创新中心探索地热能与碳封存耦合利用
校企合作网络覆盖中石油大庆油田、中石化胜利油田、中海油深圳分公司等头部企业,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碳储技术研发联盟。这种合作模式使毕业生可直接参与油田二氧化碳驱油、天然气管道碳监测等实际工程。
三、就业前景与发展方向
毕业生在能源行业呈现多元化发展路径:
- 技术研发岗:从事碳捕集工艺优化、封存监测技术开发
- 工程管理岗:主导CCUS项目全周期管理,涉及碳封存环境影响评估
- 政策咨询岗:服务政府部门制定碳交易规则与减排政策
数据显示,2024年该专业毕业生主要进入三大石油公司下属油田及省级环保部门,起薪水平较传统石油工程专业提升18%。随着全国碳交易市场扩容,碳资产管理师和碳核查员成为新兴热门岗位,专业设置的碳监测与碳核算课程有效匹配此类需求。
四、未来发展趋势
在碳中和3060目标驱动下,该专业着力突破两大技术瓶颈:
- 低浓度二氧化碳高效捕集成本控制
- 咸水层封存长期安全性监测
通过整合学校在提高油气采收率领域60年技术积累,正探索将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推广至页岩油气开发领域,实现减排与增产双重效益。预计到2030年,我国CCUS产业将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该专业毕业生在碳汇项目开发、碳足迹认证等新兴领域具有先发优势。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
东北石油大学的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作为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前沿交叉学科,东北石油大学于2022年获批设立碳储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成为黑龙江省唯一开设该专业的高校。该专业依托学校在油气领域的传统优势,聚焦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CCUS)技术链条,培养既懂石油石化行业特性又掌握低碳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在师资配置上,专业拥有20名校内专任教师和3名企业导师,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比95%,形成以6名博士生导师为核心的科研团队。 一、专业定位 -
西南石油大学的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西南石油大学的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为响应国家“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而设立的战略性新兴交叉学科。该专业依托学校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领域的传统优势,聚焦能源清洁利用与碳管理技术,培养具备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作为四川省内唯一开设此专业的“双一流”高校,西南石油大学通过整合地质、化工、能源等学科资源,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培养体系。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该专业注重理工融合与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的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碳储科学与工程作为新兴交叉学科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技术支撑。山东石油化工学院依托石油工程、地质勘查等传统优势学科,于2023年获批设立碳储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成为山东省首个开设该专业的高校。这一专业通过整合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构建起覆盖地质封存、化学转化、政策管理的全链条培养体系,致力于破解能源转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学科定位与特色优势凸显三个核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