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移通学院的机器人工程专业如何培养智能制造人才?

重庆移通学院
已帮助人数685

已解决

评论 教育教学文档本文档内容,由 重庆移通学院 编辑
文档内容

重庆移通学院于2018年开设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是重庆市最早布局该领域的本科院校之一。作为国家新兴产业和教育部新增专业,该专业以控制科学与工程为主干学科,融合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领域知识,旨在培养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依托1900平方米的校内实验场所和智能制造产业资源,学生可通过系统性课程与多维度实践,掌握从工业机器人编程智能产线设计的核心技术。

重庆移通学院的机器人工程专业如何培养智能制造人才?

一、培养体系聚焦产业需求

专业培养目标紧扣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趋势,强调三大核心能力:

  • 技术研发能力:掌握伺服运动控制机器视觉工业机器人仿真等关键技术
  • 系统集成能力:通过PLC创新技术应用机器人系统集成等课程构建工程思维
  • 行业适配能力:针对汽车制造、智能装备等领域设置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等实践模块课程体系以电子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基础为理论支撑,通过自动控制原理机器人驱动与控制等专业核心课程形成闭环知识结构,确保毕业生能胜任研发、调试、运维等全产业链岗位。

二、实践教学支撑能力转化

专业建有11个特色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形成三层递进式实践体系:

  1. 基础验证层:在智能检测与控制实验室完成传感器标定、运动控制编程
  2. 综合设计层:通过三维实体建模与设计项目培养系统集成能力
  3. 创新应用层:在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验室开展工业4.0产线模拟实验开出率达100%,学生可参与机器人视觉与检测技术嵌入式控制技术等17项专项训练,每年组织超200学时现场工程实训。

三、双师型师资与行业联动

8人教师团队实现硕士研究生覆盖率100%,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3人,兼具自动化测控技术学科背景。教学实施中采取:

  • 项目制教学:将长安莱斯机器人等企业案例引入课堂
  • 校企双导师:联合重庆华数机器人工程师指导毕业设计
  • 资质认证衔接:课程内容对接工业机器人操作员职业标准这种培养模式使首届毕业生在重庆机器人智能研究院等企业的就业率达92%,岗位涵盖系统集成工程师、技术研发专员等智能制造核心岗位。

四、学科交叉推动创新发展

专业通过三大融合路径提升竞争力:

  • 机械与信息融合:开设机电传动控制网络通信系统复合课程
  • 硬件与软件融合:在单片机开发中嵌入机器学习算法
  • 设计与制造融合:运用3D打印技术实现机器人结构快速迭代这种交叉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中屡获佳绩,近三年获省部级以上奖项23项,形成“以赛促学”的创新生态。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 重庆移通学院的机器人工程专业如何培养智能制造人才?

    重庆移通学院于2018年开设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是重庆市最早布局该领域的本科院校之一。作为国家新兴产业和教育部新增专业,该专业以控制科学与工程为主干学科,融合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领域知识,旨在培养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依托1900平方米的校内实验场所和智能制造产业资源,学生可通过系统性课程与多维度实践,掌握从工业机器人编程到智能产线设计的核心技术。 一、培养体系聚焦产业
  • 重庆移通学院的机器人工程专业怎么样?

    重庆移通学院的机器人工程专业作为重庆市最早开设的本科专业之一,自2018年招生以来,始终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控制科学与工程为主干学科,依托智能制造领域的产业升级背景,通过机械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等核心课程群,致力于培养具有多维度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其教学资源涵盖1900平方米的校内实验场所,包括智能制造创新实践中心和智能检测与
  • 重庆移通学院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如何实现产教融合与国际化培养?

    重庆移通学院于2023年新增的智能制造工程本科专业(专业代码:080213T),依托学校工学学科优势和产业资源,形成了"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国际认证"的特色培养体系。该专业立足成渝地区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产业需求,以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教育理念为参照,通过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学院等载体,构建了理论实践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重庆市首批获批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 一、产教融合驱动实践创新 该专业以OBE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