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品涉及的会计处理具有显著的或有事项特征,其核心在于风险敞口评估与权利义务对等原则。根据业务类型差异,担保品处理需区分财务担保合同、应收账款质押、子公司交叉担保等场景,重点体现在初始确认、后续计量、代偿执行三阶段。以下结合典型业务场景解析关键分录逻辑。
财务担保合同场景中,担保企业收取担保费收入时需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例如签订金额1,000万元的担保合同,预收120万元担保费时:借:银行存款 120万元
贷:预收担保费 120万元
合同生效后需将预收款项转为财务担保合同科目。后续每月按直线法确认收入时:借:财务担保合同 10万元
贷:担保费收入 10万元
若客户信用恶化触发减值测试,需计提财务担保准备金,根据CAS13号准则调整账面价值。例如发现客户可能违约且反担保物价值仅700万元时:借:应收代偿款 700万元
业务及管理费 220万元
贷:财务担保合同 920万元
应收账款质押担保场景需区分保证金收取与质押物登记环节。债权人要求债务人支付5%履约保证金时:借:银行存款(保证金金额)
贷:其他应收款——履约保证金
质押物完成法律登记后,需在财务报表附注披露受限资产信息,但无需主表科目调整。若债务人违约需处置质押物,按实际收回金额核销应收账款。例如通过拍卖收回400万元:借:银行存款 400万元
贷:应收代偿款 200万元
业务及管理费 200万元
代偿执行阶段的会计处理需同步完成或有负债注销与追偿权确认。例如担保企业代偿500万元时:借:财务担保合同 5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500万元
若后续通过反担保物收回400万元,需确认追偿权:借:银行存款 400万元
贷:应收代偿款 400万元。对于集团内交叉担保,子公司代偿母公司债务需在合并层面调整。子公司计提代偿负债时:借:营业外支出 1亿元
贷:预计负债 1亿元
母公司同步调整债务归属:借:其他应付款——原债权人 1亿元
贷:其他应付款——子公司 1亿元
实务中需特别注意合并报表抵消与减值测试。当担保品涉及关联方交易时,需根据CAS36号准则评估交易公允性,并对可收回金额进行压力测试。例如子公司抵押物评估值1亿元但母公司破产时,需重新测算预期信用损失率,按三阶段模型计提减值准备。所有担保事项均需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担保类型、金额、剩余期限、抵押物估值方法等关键信息,以满足充分披露原则。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
担保品在不同业务场景下如何进行会计确认与计量?
担保品涉及的会计处理具有显著的或有事项特征,其核心在于风险敞口评估与权利义务对等原则。根据业务类型差异,担保品处理需区分财务担保合同、应收账款质押、子公司交叉担保等场景,重点体现在初始确认、后续计量、代偿执行三阶段。以下结合典型业务场景解析关键分录逻辑。 财务担保合同场景中,担保企业收取担保费收入时需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例如签订金额1,000万元的担保合同,预收120万元担保费时: 借:银行 -
不良品在不同业务场景下如何进行规范的会计分录处理?
企业处理不良品时需根据具体业务场景选择对应的会计处理方式。核心原则是准确反映资产减值损失、合理分配修复成本、正确调整收入与成本。以下是不同情形下的会计处理要点: 一、销售退回情形 当发生退货且尚未确认销售收入时: 借:库存商品 贷:发出商品 若已开具增值税发票需同步冲减销项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对于已确认收入的退货需进行损益调整: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 -
合同担保金的会计处理如何区分不同场景进行分录?
合同担保金的会计处理需根据业务性质、履约阶段及合同条款差异进行区分,其核心在于准确反映企业负债变化与资金流动。工程质保金、履约保证金及财务担保合同三类场景的会计处理逻辑存在显著差异,需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对合同负债、其他应付款等科目的应用规范进行操作。下文将围绕不同情境下的会计分录展开分析,并探讨关键计量原则。 在工程合同质保金场景中,承包商需预留部分款项作为质量保证。当工程完工时,预留的质保金应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