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作为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理工类高校,其物联网工程专业自2013年招生以来,已发展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并在2023年获批单独招生计划。该专业依托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等多学科交叉优势,构建了以实践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为长三角地区输送了大量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其培养方案强调行业特色化和创新能力,形成了独特的教学与科研生态。
在专业建设层面,安徽工业大学物联网工程拥有扎实的学科基础。专业所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建有省级重点平台——安徽省“工业互联网智能应用与安全”工程研究中心,配备14名专职教师团队(含4名教授、6名副教授),其中83%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半数拥有海外学术背景。该专业自2013年至今已培养约360名在校生,2023年单独招生规模达85人,生师比保持在合理区间。课程体系以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RFID技术为核心,配套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计算机基础课程,形成从硬件到软件的完整知识链。
课程设置凸显三大特色:
- 国家级一流课程支撑:开设《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字逻辑及数字电路》等3门国家级金课,4门课程上线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 虚实结合教学模式:依托省级虚拟教研室开展混合式教学,建设2门CMOOC联盟课程
- 思政融合创新:打造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将工程伦理与技术创新理念融入专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以卓越工程师计划为引领,形成"三位一体"培养路径:
- 产业需求导向:针对长三角制造业智能化升级需求,强化工业互联网应用方向
- 双创能力培养:通过物联网软件设计、自动控制原理等实践课程,支持学生参与全国物联网竞赛
- 校企协同育人:与区域龙头企业共建实习基地,推行"双导师制"项目化教学
就业前景方面,该专业毕业生近三年平均薪酬稳居全校前20%,主要流向通信设备制造、金融信息化、智慧物流等领域。据第三方机构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系统开发能力和工程实践素养的满意度超过90%。特别是在工业物联网细分领域,毕业生在设备状态监测、智能制造系统集成等岗位具有竞争优势。行业数据显示,未来五年全国物联网人才缺口将超千万,其中智能交通、车联网等方向需求增幅显著。
相较于省内同类院校,安徽工业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差异化优势体现在:
- 学科交叉深度:融合该校冶金工程(全球ESI前1%学科)的行业积淀,形成工业物联网特色方向
- 平台资源丰富:拥有从省级工程中心到校企联合实验室的立体化实践平台
- 教学质量保障:通过省级教学团队持续优化培养方案,近三年教改成果获省级以上奖项5项
对于意向报考学生,建议重点关注物理学科基础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该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电路设计、无线通信协议等核心技能,并通过RFID系统开发、嵌入式项目实践等环节提升工程实操能力。随着5G+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掌握边缘计算、物联网安全等前沿技术的学习者将更具职业竞争力。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
安徽工程大学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怎么样?
安徽工程大学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自2013年设立以来,依托安徽省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的平台,构建了以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该专业立足长三角区域发展需求,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具备信息感知、数据管理、智能分析等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其教学团队拥有高级职称教师5人、博士学位教师4人,并形成“厚基础、重实践、促创新”的专业特色,为行业发展输送了大量技术骨干。 -
安徽工业大学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怎么样?
安徽工业大学作为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理工类高校,其物联网工程专业自2013年招生以来,已发展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并在2023年获批单独招生计划。该专业依托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等多学科交叉优势,构建了以实践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为长三角地区输送了大量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其培养方案强调行业特色化和创新能力,形成了独特的教学与科研生态。 在专业建设层面,安徽工业大学物 -
安徽建筑大学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怎么样?
安徽建筑大学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自2014年创办以来,依托学校“大土建”学科优势,紧密围绕智能建筑、智慧城市等领域需求,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工学为基础,融合计算机、通信、电子等多学科知识,旨在培养具备物联网系统设计、开发与运维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学生不仅掌握前沿技术,还能在真实场景中提升工程实践能力。以下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资源支持等维度展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