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响应国家“双碳发展战略”而设立的新工科专业,2024年正式获批并开始招生。该专业聚焦能源存储与转换技术,旨在培养具备多学科交叉能力的高端人才,以满足新能源产业对储能技术的迫切需求。通过整合能源动力、材料科学、电气工程等学科资源,其课程体系覆盖储能原理与技术、电化学工程等核心领域,并配备价值4000余万元的实验设备。当前我国规划到2030年储能领域人才需求将突破300万,而该专业毕业生可在电力系统、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以国家能源安全和碳中和目标为导向,突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特色。培养方案强调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结合,要求学生掌握储能材料开发、储能系统设计等关键技术。例如,学生需通过传热学与储能系统安全管理等课程建立热力学与安全管控知识框架。培养过程中融入沂蒙精神特质,注重职业道德与国际化视野塑造,使其能胜任储能领域科研、工程设计及技术服务等复合型岗位。
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
课程设置体现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的双重强化:
- 基础理论层:包含材料科学基础、工程热力学等,构建能量转换与存储的物理化学基础;
- 技术应用层:设置氢能科学与工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等实践课程,强化储能装备研发能力;
- 交叉拓展层:通过自动控制原理与新能源技术衔接智能电网与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
教学资源方面,学校已建成2200平方米的能源实验室集群,配备电化学储能、飞轮储能等先进设备,并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形成“教学-科研-产业”联动体系。
行业需求与就业前景
根据《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年)》,该领域人才缺口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达103万人。毕业生主要流向三大方向:
- 电力系统优化:参与电网侧储能电站规划与智能电网建设;
- 新能源装备研发:开发高能量密度电池、储氢装置等关键技术;
- 政策与安全管理:在政府部门或检测机构从事储能标准制定与风险评估。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抽水蓄能技术作为当前主流的大规模储能方式,其相关课程如水泵水轮机调节与运行已纳入专业核心模块,直接对接国家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需求。
科研支撑与师资力量
专业依托新能源材料山东省青年引育团队和电化学能源创新团队,拥有30名专职教师,其中博士占比86.7%。近三年教师团队在《Applied Energy》《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承担15项省部级科技项目,研究成果涉及储冷储热系统优化、电池寿命预测模型等前沿领域。这种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资源,例如将动力电池设计等科研成果编入教材,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
临沂大学的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临沂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响应国家“双碳发展战略”而设立的新工科专业,2024年正式获批并开始招生。该专业聚焦能源存储与转换技术,旨在培养具备多学科交叉能力的高端人才,以满足新能源产业对储能技术的迫切需求。通过整合能源动力、材料科学、电气工程等学科资源,其课程体系覆盖储能原理与技术、电化学工程等核心领域,并配备价值4000余万元的实验设备。当前我国规划到2030年储能领域人才需求将突破300万, -
临沂大学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怎么样?
临沂大学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响应国家“新工科”建设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战略而设立的应用型工科专业,2019年成立以来聚焦新能源材料研发、储能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领域。该专业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核心,依托校企共建的鑫海新能源材料研究院,围绕锂离子电池、生物质能源等方向培养兼具科研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考研率连续突破55%,就业方向涵盖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以下从 -
临沂大学的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氢能科学与工程作为新兴交叉学科,成为国家“双碳”战略的核心支撑领域之一。临沂大学于2024年获批开设氢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旨在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山东省及周边区域氢能产业链输送复合型技术人才。该专业聚焦氢能全产业链的制备、储运、转化与安全等关键技术,融合多学科理论与工程实践,体现了“新工科”教育的创新性与前瞻性。 培养目标上,临沂大学强调“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