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内容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机器人工程(师范)专业是2017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新工科专业,2018年启动首届本科招生,2021年获批机械工程(机器人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形成本科与硕士贯通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机电学院的省级重点学科与科研平台,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为导向,突出技术+师范双元特色,培养兼具机器人系统开发能力与职业教育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截至2025年,已招收7届本科生,形成稳定的教学科研团队与人才培养模式。
一、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
专业聚焦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两大方向,构建了机械、电子、控制、教育四维交叉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包括:
- 工程制图及CAD(省级一流课程)
- 机器人控制技术与机器人操作系统
-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 教育学(师范)与学科教学法(师范)
课程设计中融入省级思政示范课程元素,例如《机器人创新设计》通过项目式教学将技术伦理与工程实践结合,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意识与创新能力。特别设置工业机器人编程与仿真等实践课程,依托校内智能制造产线实训平台开展虚实结合教学。
二、培养模式与师资力量
专业实施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与中兴通讯等企业共建课程,并引入双师型教师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7人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100%拥有博士学位,6人具有海外访学经历,团队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荣誉。培养过程强调:
- 学科竞赛驱动:近三年学生在中国机器人大赛等赛事获国家级奖项30余项,机器人创新设计作品获实用新型专利50余件。
- 师范能力融合:通过微格教学实验室与中职学校实习基地,训练学生将机器人技术转化为职业教育课程设计能力。
- 国际视野拓展:开设全英文课程《智能制造工程前沿》,邀请海外学者参与机器人感知与人机交互等课程建设。
三、就业前景与学术资源
毕业生可从事机器人系统开发、智能制造项目管理或中职院校专业教学。近三年数据表明:
- 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14%毕业生考入中山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攻读硕士。
- 职教师资岗位占比约30%,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中职院校机器人相关专业。
学术资源方面,专业依托广东省工业机器人智能驱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个省级平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研究生可参与装备智能信息化技术等方向课题。2025年机电学院硕士招生新增085510机器人工程专业学位点,为本科生提供升学通道。
该专业通过新工科课程重构与师范素养浸润,形成了独特的“技术赋能教育、教育反哺产业”闭环。对于希望在机器人工程领域深耕,同时具备职业教育传播力的学生而言,这一专业提供了从技术研发到人才培养的全链条支撑。
上一篇:
齐鲁工业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怎么样?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相关推荐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机器人工程(师范)专业怎么样?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机器人工程(师范)专业是2017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新工科专业,2018年启动首届本科招生,2021年获批机械工程(机器人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形成本科与硕士贯通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机电学院的省级重点学科与科研平台,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为导向,突出技术+师范双元特色,培养兼具机器人系统开发能力与职业教育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截至2025年,已招收7届本科生,形成稳定的教学科研团队与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机器人工程专业怎么样?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机器人工程专业作为2017年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新工科专业,已形成鲜明的“工科+师范”双属性特色。该专业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培养兼具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在学科建设、课程体系及就业成果上表现亮眼,成为区域机器人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专业定位与学科建设 该专业以工学学士学位为培养导向,学制四年,下设机械工程(机器人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形成本硕贯通的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
作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重点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以"导学相长、服务产业"为核心理念,构建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电子与信息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汇聚了2名教授、9名副教授及15名博士组成的教学团队,并引入美的集团首席AI官唐剑等产业教授,形成"双导师制"培养模式。通过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智能产业发展需求,专业聚焦机器学习、边缘智能技术、ROS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培养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