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怎么样?

河北大学
已帮助人数816

已解决

评论 教育教学文档本文档内容,由 河北大学 编辑
文档内容

河北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作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发展历程可追溯至1998年设立的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主持方向,2012年正式开设本科专业。该专业依托新闻传播学科优势,形成了"学风笃实、一专多能、国际视野、区位优先"的办学特色,在软科与GDI专业评估中均位列全国A级阵营,2024年软科排名全国第17位,GDI评估进入前8%。这种跨越式发展既得益于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交叉资源,更与其独特的培养体系密切相关。

河北大学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怎么样?

在专业定位上,该专业以培养"全媒化复合型、创新应用型口语传播人才"为目标,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包含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学、即兴口语表达与思维训练等基础模块,同时设置广播节目主持、电视节目主持、新闻采访与写作等实务课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从大三学年实施分方向教学,通过撤销陈旧课程、增设融媒体实务模块,强化学生对新媒体传播、短视频制作等前沿技能的掌握。

教学特色方面,该专业建立"以赛促练、以演促练"的实践机制,形成了三大亮点:

  1. 全国朗诵大赛、经典有声书录制等语言艺术品牌活动
  2. 冬奥体育解说等垂直领域专项训练
  3. 与汉语言文学专业联动的跨学科创作实践
    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全国性赛事中屡获佳绩,例如2024年《声震长空》原创朗诵作品,通过历史叙事与声音艺术的融合,斩获河北省语言文化艺术大赛奖项。

师资团队呈现"双师型"结构,专职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67%,包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王世林、郭志坚等业界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学科带头人李亚虹教授深耕播音教育26年,其主持的《播音发声实践》课程采用"项目制教学法",将《长江之歌》等经典文本转化为实训素材,通过呼吸控制、情感表达等模块化训练提升学生专业素养。这种"理论导师+行业导师"的双轨制,确保教学内容始终与传媒业态变革同步。

实践平台建设体现"开放办学"理念,专业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虚拟演播厅等实训空间,与河北广播电视台、长城新媒体等机构建立产教融合基地。学生在省级媒体实习参与率达90%,毕业生主要流向省级广电机构、网络视听平台及企事业单位宣传岗位,近年涌现出方琼等知名主持人。数据显示,该专业近五年考研深造率稳定在25%以上,部分学生进入伦敦大学学院、复旦大学等国内外名校。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 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中西双语播音主持方向)专业怎么样?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中西双语播音主持方向)专业解析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中西双语播音主持方向)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隶属于外国语言文化学院,2023年正式招生。该专业以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双一流”学科为支撑,构建“中、西、英三语融通”的跨学科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具备融媒体采编播制能力和跨文化传播素养的高端国际传播人才。专业依托西班牙语专业多年办学经验,与西班牙多所高
  • 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中朝、中韩双语播音主持方向)专业怎么样?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中朝、中韩双语播音主持方向)专业作为全国首个聚焦朝鲜半岛传播的双语播音特色方向,构建了"语言筑基-文化融通-全媒实战"三维培养体系。该专业2023年招生规模为16人,依托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和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双平台资源,独创"复语、复合、复能"培养模式。学生需通过包含韩国语标准发音与发声测试的校考选拔,2025年校考复试淘汰率约60%。毕业生可获中韩双语播音主持证书,近五年
  • 华中师范大学的播音与主持艺术(播音与主持师资方向)专业怎么样?

    华中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湖北省重点建设学科,依托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科优势与百年师范教育积淀,构建了"语言艺术-媒介技术-教育素养"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13年成立新闻传播学院以来,已形成本硕贯通培养机制,2024年招生简章显示其录取综合成绩计算公式为文化课50%+专业统考50%,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95%+。其核心价值在于突破传统播音主持培养边界,实现传媒技能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