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师范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怎么样?

淮阴师范学院
已帮助人数758

已解决

评论 教育教学文档本文档内容,由 淮阴师范学院 编辑
文档内容

淮阴师范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立足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社会学心理学为学科基础,通过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等核心课程训练学生的实务能力,同时依托校地合作平台社会实践项目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近年来,该专业通过政校协同创新,持续探索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治理实践的深度融合路径,为地方输送了大量具备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社会政策研究能力的专业人才。

淮阴师范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怎么样?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聚焦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强调社会调查社会工作方法的融会贯通。学生需掌握SPSS统计应用等数据分析工具,并通过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等课程理解社会问题成因。为适应社会治理现代化需求,课程体系特别设置社会工作行政社会政策概论模块,培养学生在政府部门及社会组织中的管理决策能力。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江苏考生报考该专业时,选考科目要求延续"首选历史/物理,再选不限"的灵活政策,物理类与历史类各招收25人,凸显文理兼容的培养特色。

实践教学体系呈现"三位一体"特征:

  1. 校政合作:2025年与淮安市委社会工作部共建淮安市社会工作协同发展中心,搭建政策研究与实践创新平台
  2. 项目驱动:组织"青春护航,同辈守望"社工实践团,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2024年已在淮安市嘉洋国际学校实施破冰活动团体辅导
  3. 实务训练:将办公自动化应用文写作纳入技能课程,强化公文处理与信息化办公能力

培养成果体现在两个维度:学术层面,学生需完成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系统训练,具备独立开展社区需求评估的能力;职业发展层面,毕业生可胜任民政部门社会福利机构基层社区的多岗位需求。2024年志愿奉献之星评选显示,社工专业学生通过未成年人普法留守儿童关爱等实践,累计服务超1000人次,彰显专业价值。

专业建设持续深化"校地协同"发展模式,2025年战略合作协议明确提出构建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的闭环体系。这种培养模式既回应了《"十四五"社会工作发展规划》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为学生开辟了社会工作师社区规划师等新兴职业发展通道。随着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掌握社会统计学现代福利思想的复合型人才,将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中发挥关键作用。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 淮阴师范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怎么样?

    淮阴师范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立足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社会学和心理学为学科基础,通过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等核心课程训练学生的实务能力,同时依托校地合作平台和社会实践项目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近年来,该专业通过政校协同创新,持续探索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治理实践的深度融合路径,为地方输送了大量具备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及社会政策研究能力的专业人才。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聚焦复
  • 淮阴工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怎么样?

    作为江苏省较早开设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高校,淮阴工学院以社会学、社会政策、人类学为学科基础,构建了“四对接一协同”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2024年获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入选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连续培养18届本科毕业生,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在2025年校友会专业排名中,该专业被评为中国三星级应用型专业,其培养方案突出“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强调对接社会需求与职
  • 淮阴师范学院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怎么样?

    淮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自2023年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以来,通过融合教育学与管理学双学科优势,构建了"理论+实践+职业发展"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依托42名教职工团队,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61.1%,硕士学历教师达91.6%,形成以国际级裁判和行业专家为引领的教学梯队。通过系统分析其培养体系,可以清晰看到该专业在课程建设、实践平台、校企合作等维度形成的特色发展路径。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