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师范大学的历史学(师范、非师范)专业怎么样?

闽南师范大学
已帮助人数658

已解决

评论 教育教学文档本文档内容,由 闽南师范大学 编辑
文档内容

闽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依托历史地理学院开展人才培养,涵盖师范非师范两个方向,形成“教学+研究”双轨并行的培养体系。该专业创建于1996年,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已成为福建省内具有显著特色的学科,拥有中国史世界史两大主干学科,并深度参与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博士点建设。通过通识教育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培养既能胜任基础教育又能从事学术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闽南师范大学的历史学(师范、非师范)专业怎么样?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历史学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具备史学研究方法教学技能。师范方向侧重教师职业素养培养,通过教育技术学教育心理学课程强化教学能力;非师范方向注重学术研究跨学科应用,在文化产业管理社会工作等拓展课程中融入实践导向。毕业生可从事教育、文化传播、行政管理等领域工作,近年部分学生进入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深造。

课程体系以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为核心,配套开设史学概论中国历史要籍选读等专业基础课。特色课程包括闽南文化研究老年社会学,结合地域文化优势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学年论文专业考察教学实习,学生需完成至少8周的教育实习或文化遗产调研项目。例如,人文教育方向学生常赴漳浦县开展田野调查,参与“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

师资力量方面,历史地理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2人,高级职称占比68.97%,博士学历教师占比41.4%。学术团队在社会思想史华人华侨研究等领域形成特色,近五年承担2项国家社科基金4项教育部课题,研究成果被《新华文摘》等权威期刊转载。学院定期邀请厦门大学、台湾成功大学等高校专家举办学术讲座,拓展学生视野。

专业发展注重纵向深化横向拓展。纵向层面,依托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点教育硕士点搭建本硕博衔接通道;横向层面,通过社会工作实训中心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等平台,与漳州市社会福利院等单位共建10个实践基地。2024年招生数据显示,历史学专业计划面向26个省份招收本科生,师范类占比约60%,实行“分数优先”录取原则,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人文素养逻辑思维能力

对于职业规划,建议学生根据方向选择发展路径:师范生可考取教师资格证并参与公费师范生项目,非师范生可通过大学生科研立项积累学术经验。近年来,该专业毕业生在福建省教师招考通过率保持85%以上,部分非师范生进入博物馆、文化传媒机构就业,展现出较强的职业适应性。随着新文科建设推进,专业正探索数字人文等交叉领域,为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 闽南师范大学的历史学(师范、非师范)专业怎么样?

    闽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依托历史地理学院开展人才培养,涵盖师范与非师范两个方向,形成“教学+研究”双轨并行的培养体系。该专业创建于1996年,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已成为福建省内具有显著特色的学科,拥有中国史和世界史两大主干学科,并深度参与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博士点建设。通过通识教育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培养既能胜任基础教育又能从事学术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历史学基
  • 闽南师范大学的地理科学(师范)专业怎么样?

    作为福建省重点建设的师范类高校,闽南师范大学的地理科学(师范)专业依托历史地理学院的学科积淀,形成了鲜明的培养特色。该专业以地理学与教育学交叉融合为核心,立足闽南地区山地-沿海地理环境特征,构建了覆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规划及教育理论的课程体系。通过"卓越教师培养理念"的实践路径,专业既注重师范生教学技能的锤炼,又强化地理学应用型人才的复合能力培养,为地方基础教育与行业发展输送高质量人才。 从
  • 闽南师范大学的化学(师范)专业怎么样?

    闽南师范大学化学(师范)专业作为该校历史最悠久的王牌学科之一,自1977年创办以来始终立足基础教育需求,形成了“化学学科+教师教育+闽南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不仅是国家级特色专业(2010年)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还在2023年推动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彰显了学科建设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的严格标准,其毕业生在教师资格考试、教师招考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