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大学作为青海省唯一开设经济与金融本科专业的高校,自2015年首次招生以来,始终致力于培养服务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复合型金融人才。该专业依托学校在经济学领域的深厚积累,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并依托区域特色形成差异化优势,为青藏高原及西部地区输送了大量掌握现代金融工具的应用型人才。
在课程体系上,经济与金融专业围绕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三大核心模块展开。必修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商务英语》等理论课程,同时设置《信息与网络技术》《写作与沟通》等实务技能课程。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实习、毕业实习、金融模拟实验等形式强化能力培养,例如金融保险模拟实验室可开展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分析等场景化训练。这种"理论奠基+技能强化"的课程结构,使学生既能掌握金融建模、数据分析等专业方法,又具备解决区域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科建设方面,该专业植根于青海民族大学经济学学科的六十年积淀。早在1958年,学校便开设政治经济学课程,1981年获经济学学士授予权,2015年同步获批金融专业硕士学位点。目前经济学院拥有《西方经济学》省级精品课程、青海省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形成了涵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技术经济与管理、金融硕士(MF)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师资队伍中73%具有硕博学位,包含省级优秀专家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研究方向聚焦区域金融、资本市场等领域,近五年承担国家级课题6项,为专业建设提供学术支撑。
就业培养凸显"立足高原,服务西部"的定位。毕业生主要在商业银行、证券机构、保险行业从事金融产品营销、投资分析等工作,部分进入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数据显示,该专业综合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0%,就业区域集中在青海、西藏等省区。这种就业导向与培养方案中的藏汉双语课程、民族地区经济案例教学密切相关,例如在《发展经济学》课程中融入青藏高原生态经济研究,使学生掌握民族地区金融政策的特殊性。
对于升学通道,该专业通过本硕衔接机制拓宽发展空间。本科生可报考本校金融硕士(MF),其培养方向包含商业银行管理、资本市场运作等模块;成绩优异者还可跨专业申请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等硕士点。2025年硕士复试方案显示,金融硕士加试科目涵盖《证券投资学》《金融学》,考核内容与本科课程形成连贯体系。这种立体化培养模式,使学生在职业规划中具备更灵活的路径选择。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
青海民族大学的经济与金融专业怎么样?
青海民族大学作为青海省唯一开设经济与金融本科专业的高校,自2015年首次招生以来,始终致力于培养服务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复合型金融人才。该专业依托学校在经济学领域的深厚积累,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并依托区域特色形成差异化优势,为青藏高原及西部地区输送了大量掌握现代金融工具的应用型人才。 在课程体系上,经济与金融专业围绕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三大核心模块展开。必修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 -
青海民族大学的经济学专业怎么样?
青海民族大学经济学专业植根于青藏高原,依托区域特色资源与学科积淀,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作为青海省最早开展经济学教学的单位,该专业自1981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权以来,已培养千余名毕业生,近五年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专业建设注重数字化与民族特色的结合,在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方向形成教学优势,拥有省级经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多个科研创新团队。 一、培养体系凸显数字化与区域 -
青海民族大学的财务管理专业怎么样?
青海民族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立足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目标。作为青海省两所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之一,该专业依托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学科优势,通过课程改革、校企合作、数字化教育等举措,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教育与产业深度对接的育人体系。其专业建设紧密围绕会计教育数字化转型和产学研协同发展展开,展现了鲜明的区域特色与时代创新性。 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旨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