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内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创办于2002年,2023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位列全球第61位、国内第21位,2025年环境科学与生态学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优势学科,该专业构建了"本硕博全链条培养体系",覆盖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大气环境等细分方向。数据显示,本科生就业升学率连续四年全校第一,研究生就业率100%,2024届毕业生进入国家电网、生态环境部直属单位及世界500强企业占比达62%,部分学生获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顶尖学府深造机会。
一、学科平台与专业优势
该专业形成"气象+环境"交叉特色:
- 学科积淀深厚:
- 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08年获批中国气象局重点学科,2015年建成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20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 建设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持完成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目3项,年均科研经费超5000万元,SCI论文年均产出150篇。
- 行业协同创新:
- 与国电环保研究院共建国家级实践基地,参与云冈石窟空气污染物溯源等重大项目,技术方案应用于20省市环保部门。
- 开发VR环境监测系统实现92%的污染物识别准确率,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课程体系与能力培养
实施"三阶能力进阶"教学架构:
- 学科基础层:
- 环境监测(48学时)掌握气相色谱分析技术,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模块解析活性污泥法处理机理,实验数据误差率控制在5%以内。
- 环境化学课程运用3D分子建模软件模拟POPs迁移转化过程,获评江苏省精品课程。
- 专业核心层:
- 水污染控制工程(80学时)设计A²O工艺优化方案,应用于苏州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COD去除率提升至95%。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模块开发PM2.5源解析模型,成功预测长三角地区重污染过程。
- 实践创新层:
- 参与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工程,完成8个断面水质提升方案,生态补偿金核算误差低于3%。
- 在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实习期间,主导土壤重金属修复试验,植物富集系数突破12.7。
三、师资力量与科研实力
构建"双师型+国际化"师资队伍:
- 人才结构优质:
- 94人教师团队含国家杰青1人、江苏特聘教授12人,博士化率100%,73%教师具有海外研修经历。
- 沈亚飞教授团队研发光催化降解VOCs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30项,应用于北京冬奥会场馆空气净化。
- 科研转化突出:
-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气自由基化学机制》,建成北半球最大大气自由基观测网。
- 学生团队设计智慧环保监管平台获挑战杯全国特等奖,在28个工业园区部署运行。
四、就业前景与职业发展
形成"三维发展通道":
- 政策监管领域:
- 任职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制定排污权交易实施细则,年核定排污指标超50万吨。
- 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开发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日均处理数据100万条。
- 工程技术方向:
- 担任北控水务集团工艺工程师,优化MBR膜组件清洗方案,运营成本降低18%。
- 在中电环保主导工业废水零排放项目,年回收纯水300万吨。
- 学术深造路径:
- 2024届保研至清华大学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校友主持《敦煌文物保存环境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该专业2025年将新增《碳中和与碳足迹核算》课程模块,建议考生强化环境数据分析与工程制图能力,高考选科需化学+物理组合。需注意专业对跨学科整合能力要求较高,25%新生初期面临环境数学模型构建困难,建议提前研读《环境系统分析》并参与全国中学生环保竞赛夯实基础。
上一篇:
如何正确编制免税税费的会计分录?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相关推荐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怎么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创办于2002年,2023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位列全球第61位、国内第21位,2025年环境科学与生态学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优势学科,该专业构建了"本硕博全链条培养体系",覆盖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大气环境等细分方向。数据显示,本科生就业升学率连续四年全校第一,研究生就业率100%,2024届毕业生进入国家电网、生态环境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地理科学类专业怎么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类专业立足气候学传统优势,构建了覆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科学的三维培养体系。其前身可追溯至1960年成立的南京气象学院气候学系,历经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系、遥感学院等发展阶段,2017年定名地理科学学院。专业群包含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3个本科方向,其中地理信息科学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为国家一流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为江苏省一流专业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海洋科学类专业怎么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类专业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重点发展领域,在海洋气象服务与交叉学科培养中形成独特优势。该专业群包含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三个方向,依托学校大气科学的深厚底蕴,构建“海洋科学+气象学+人工智能”的交叉学科体系。2024届毕业生数据显示,海洋科学专业初次就业率达86.21%,15%学生进入中科院、自然资源部等科研院所,形成“理论研究+行业应用”的双轨培养特色。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