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师范)专业作为该校历史最悠久的艺术类专业之一,自1986年创办以来,始终以培养优秀中小学美术教师为核心目标。该专业不仅是吉林省“十二五”特色专业,更于2020年获批吉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2023年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35名,被评价为“中国高水平专业”。其发展历程与教学模式体现了传统师范教育与现代美育理念的深度融合,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输送了大批兼具艺术素养与教育能力的专业人才。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该专业形成了“基础+实践+教育”的递进式培养框架。绘画基础、美术表现、设计基础等核心课程构建了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而美术课程与教学论、美术微格教学等教育类课程则强化了师范技能。特别注重跨学科融合,例如通过东北民俗场景模拟绘画等特色课程,将地域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素材。实践环节设置艺术采风、专业考察、教育实习等模块,近五年学生在国家级、省级美术展览中获奖超100项,其中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荣获团体一等奖2次。
师资团队的学术实力与教学经验是该专业的重要支撑。现有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36.2%,包含教授6人、副教授1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19人,并聘请12位特聘教授强化实践指导。教师团队主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7项、省级社科项目20余项,研究成果如陆浩然教授的《融》入选全国美展,李洪波获“亚洲杰出艺术大奖”,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这种“以研促教”的模式,使课堂教学始终与学术前沿保持同步。
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多元路径得以验证。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毕业生不仅成为中小学美术教师主力,更有考取清华大学、鲁迅美术学院等名校硕士的案例。为适应新时代美育需求,专业构建了“三位一体”能力模型:艺术创作能力通过工作室制强化,教学实施能力依托15个教育实习基地打磨,文化传承能力则借助东丰农民画研究中心等平台深化。2024级培养方案新增人工智能与美术教育、非遗数字化保护等选修课,呼应教育数字化转型趋势。
在学科建设与资源保障方面,学院拥有11000平方米专业化教学空间,包含3450平方米美术馆、智慧书法教室、纸艺术馆等设施,设备总值超500万元。与爱尔兰卡洛理工大学合作的中外办学项目,以及定期举办的“北疆新象”高校美术巡展,为学生提供了国际化视野。大创项目累计获批国家级20项、省级20项,孵化出多个乡村美育公益团队,体现了专业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
吉林师范大学的美术学(师范)专业怎么样?
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师范)专业作为该校历史最悠久的艺术类专业之一,自1986年创办以来,始终以培养优秀中小学美术教师为核心目标。该专业不仅是吉林省“十二五”特色专业,更于2020年获批吉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2023年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35名,被评价为“中国高水平专业”。其发展历程与教学模式体现了传统师范教育与现代美育理念的深度融合,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输送了大批兼具艺术素养与教育 -
吉林师范大学的美术学专业怎么样?
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始建于1986年,是吉林省内较早开展美术教育的高校之一。该专业经过三十余年发展,形成了从专科到硕士的多层次培养体系,2020年入选吉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2019年艾瑞森校友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16位。专业依托美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构建了覆盖基础技法、艺术理论、教育实践的全方位培养模式,累计培养本科生超千人,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2%以上。 专业课 -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的美术学专业怎么样?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美术学专业作为艺术学院的核心专业之一,以培养应用型美术人才为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构建了涵盖基础技法、创作实践与教育能力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13个系的跨学科资源,形成语言文学、教师教育、理工、管理四大专业群支撑下的艺术教育生态。学生不仅掌握美术学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还能通过非遗文化传承等特色课程拓展视野,形成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一、培养体系:理论与实践的双轨并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