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已帮助人数717

已解决

评论 教育教学文档本文档内容,由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编辑
文档内容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自1999年创办以来,历经20余年发展,已成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省一流建设专业,并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该专业立足信息安全与虚拟仿真领域,形成“两强一高”(工程实践能力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覆盖基础理论、方向模块、实践创新的立体化教学体系。其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学生竞赛成果丰硕,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是长三角地区信息技术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

专业背景与学科优势
该专业依托计算机应用技术省级重点学科,拥有虚拟仿真和网络技术两大特色方向,并设立信息安全实验班。作为校友会2024年评定的中国六星级应用型专业,其学科布局紧跟国家信息技术战略需求,聚焦智能制造人工智能领域。学院与慈星股份共建的慈星智能产业学院,通过企业实际项目驱动教学,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师资团队由30名专职教师组成,包含4名教授10名副教授6名博士,近三年累计科研经费突破800万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格局。

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分为三个层次:

  1. 专业基础课:包括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核心课程,夯实编程与系统设计能力;
  2. 方向模块课:虚拟仿真方向开设三维造型技术计算机图形学,网络技术方向强化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移动应用开发,实验班则侧重渗透测试技术防火墙技术
  3. 实践创新课:通过软件设计实训虚拟仿真应用实践等项目化课程,将理论转化为工程能力。培养过程中推行“工作室制”,依托12个专业实验室500余万元实验设备,实现“学做创”一体化。

实践教学与竞赛成果
学院以项目驱动竞赛实践为核心特色,建立1个科研创新实验室5个校企联合实验室。近三年学生在“挑战杯”“智能车竞赛”等国家级赛事中斩获64项大奖,自主创业率达5%。典型实践包括:

  • 虚拟仿真系统开发:结合智能制造需求,完成工业场景模拟项目;
  • 网络攻防演练:在Kali Linux环境下进行渗透测试实战;
  • 跨学科创新:联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发物联网安全解决方案。这种以赛促学的模式,使毕业生在华为、阿里云等企业技术测试中表现出较强竞争力。

科研实力与产业融合
专业教师团队近五年发表50余篇高水平论文,出版《信息技术导论》《操作系统》等教材,获宁波市自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横向课题覆盖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例如为宁波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开发芯片测试系统。校企合作案例中,与宁波前瞻教育共建的数字化产教融合中心,年均输送100余名实习工程师,部分学生毕业即担任项目经理。

就业前景与升学路径
毕业生主要进入IT公司金融机构科研机构三大领域,从事软件开发系统安全分析Web架构设计等岗位。信息安全实验班学生可快速胜任网络安全工程师渗透测试专员,起薪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近三年30余人进入浙江大学、上海大学攻读硕士,5%学生赴海外深造。学院与宁波大学联合培养机制,为考研学生提供直升通道,形成“就业+升学”双轨发展格局。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