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内容
武昌理工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以“专业素质扎实、通适素质过硬、创新素质突出”为培养定位,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适应全媒体传播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专业不仅注重传统播音主持技能训练,更强调采、编、播、演一体化能力培养,在课程设置中融入新媒体节目制作和网络直播技术等前沿内容,形成了覆盖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介的立体化教学框架。从基础语音训练到行业实践衔接,该专业通过92%以上就业率和多领域就业方向的成果,展现了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显著成效。
复合型培养体系:理论与实践并重
专业构建了“专业课程汇报+栏目化实践教学”的双轨培养模式。理论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核心,通过播音主持艺术导论和广播电视学概论等课程强化意识形态根基。实践层面则依托仿真式全景实验室和广播级专业设备,开展新闻现场报道模拟、电视直播实训等沉浸式教学。学生需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和专业劳动教育实践等环节,通过参与齐越朗诵艺术节和全国大学生主持人大赛等赛事检验学习成果,形成从课堂到行业的完整能力闭环。
课程体系:传统与创新的有机融合
核心课程设置呈现“三层次递进”结构:
- 基础层:普通话语音与发声、即兴口语表达等夯实语言基本功
- 专业层:电视新闻播音与主持、配音与解说艺术培养专项技能
- 拓展层:网络直播与艺术、新媒体运营对接行业新趋势特别设置的商务礼仪与主持和婚庆礼仪与主持等特色课程,拓展了学生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场景。学位课程中诵读指导实践和节目主持艺术占比达40%,凸显实践导向的培养特色。
就业发展:多赛道职业通道
毕业生呈现“三高”特征:资格证书通过率高(如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证)、深造比例高(考研/出国渠道畅通)、行业适配性高。就业方向覆盖:
- 传统媒体:电视台播音员、广播节目主持人
- 新兴领域:网络主播、直播电商主持
- 教育机构:播音专业教师、艺考培训导师
- 公共服务:政务解说员、企业形象发言人92%以上就业率的数据背后,是专业与湖北广播电视台等机构建立的实训合作机制支撑,学生在大三即可进入媒体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
发展优势与提升空间
专业建设依托新闻与传播国家级综合实验中心,配备虚拟演播室和融合媒体共享平台等先进设施,形成“以赛促学”的良性循环。但在硬件持续投入的同时,部分学生反馈存在师资梯队建设待加强的问题。建议报考者结合自身发展需求,重点考察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和业界专家指导频次,同时利用学校提供的暑期社会实践专项(如教育部推普脱贫攻坚项目)提升综合竞争力。
下一篇:
如何正确处理专利权出资的会计分录?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相关推荐
-
武昌理工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怎么样?
武昌理工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以“专业素质扎实、通适素质过硬、创新素质突出”为培养定位,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适应全媒体传播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专业不仅注重传统播音主持技能训练,更强调采、编、播、演一体化能力培养,在课程设置中融入新媒体节目制作和网络直播技术等前沿内容,形成了覆盖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介的立体化教学框架。从基础语音训练到行业实践衔接,该专业通过92%以上就业率和多领域就业 -
浙江传媒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配音)专业怎么样?
浙江传媒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配音)专业有何特色与优势? 浙江传媒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配音)专业是全国领先的特色方向之一,隶属于该校最具影响力的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作为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该方向以培养具备有声语言艺术表达能力和影视配音创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目标。通过融合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等多学科知识体系,结合前沿的实践教学资源,专业致力于打造适应影视、动画 -
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中朝、中韩双语播音主持方向)专业怎么样?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中朝、中韩双语播音主持方向)专业作为全国首个聚焦朝鲜半岛传播的双语播音特色方向,构建了"语言筑基-文化融通-全媒实战"三维培养体系。该专业2023年招生规模为16人,依托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和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双平台资源,独创"复语、复合、复能"培养模式。学生需通过包含韩国语标准发音与发声测试的校考选拔,2025年校考复试淘汰率约60%。毕业生可获中韩双语播音主持证书,近五年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