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学院的小学教育专业怎么样?

铜仁学院
已帮助人数592

已解决

评论 教育教学文档本文档内容,由 铜仁学院 编辑
文档内容

铜仁学院的小学教育专业扎根黔东地区六十余年,以培养"全面发展、学有专长"的小学教育人才为使命,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该专业依托教育科学学院,从1963年铜仁师范学校普师班起步,历经初等教育专科阶段,于2010年升格为本科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构建了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集中实践环节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尤其注重儿童文学、小学课程与教学、初等数学研究等特色方向建设,2024年通过国家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标志着其人才培养质量获得国家级认可。

铜仁学院的小学教育专业怎么样?

师资力量与科研创新是该专业的核心优势。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3人、博士4人,形成跨学科复合型团队,教师来自武汉大学、西南大学等名校,覆盖教育学、心理学、汉语言文学等学科领域。科研方面,2024年成功立项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5项,并获省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梁成艾教授团队开发的《小学班队工作管理》课程通过"项目主题式"教学模式改革,将真实教学案例融入课堂反思,形成"理论-实践-反思"闭环培养机制。

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学院开创性地将黔东红色文化融入教学体系。2025年3月召开的《黔东红色文化融入小学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联合地方红军小学建立校地联建机制,通过开发红色课程资源包、编制量化指导手册、组织纪录片研习等方式,构建起"红色基因+专业素养"的育人新模式。特殊教育系党支部与四所红军小学签署合作协议,系统推进红色文化育人项目的标准化、常态化、长效化

实践教学体系呈现三大亮点:

  1. 服务学习项目:承担贵州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覆盖8县2区60所小学,组织77名教授博士开展325节次课堂指导
  2. 协同育人平台:与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建立"实习+就业"直通机制,2024年输送65名学生赴广东实践,14人直接签约就业
  3. 竞赛培养机制:学生在全国广场舞冠军赛、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等赛事中屡获殊荣,2024年"阳光普法"实践队获评省级优秀团队

专业建设成效显著体现在:

  • 近三年培养40余届毕业生,85%成为铜仁市小学教育骨干
  • 2024年专业评估排名全校第14位,较2022年提升2个位次
  • 与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形成三足鼎立的办学格局,全部通过国家师范认证
  • 开发《丹砂情》《大路朝天》等特色文艺作品,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奖项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 铜仁学院的小学教育专业怎么样?

    铜仁学院的小学教育专业扎根黔东地区六十余年,以培养"全面发展、学有专长"的小学教育人才为使命,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该专业依托教育科学学院,从1963年铜仁师范学校普师班起步,历经初等教育专科阶段,于2010年升格为本科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构建了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集中实践环节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尤其注重儿童文学、小学课程与教学、初等数学研究等特色方向建设,2024年通过国家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标
  • 铜仁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怎么样?

    铜仁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作为该校传统优势学科,在近年的发展中展现出鲜明的特色与竞争力。该专业依托教育学院深厚的师范教育底蕴,结合地方需求持续优化培养体系,2024年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中期审核,成为贵州省内学前教育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其发展历程、课程建设及社会贡献均体现了专业建设的多维创新。 专业历史与学科基础方面,学前教育可追溯至1963年铜仁师范学校普师班的初等教育专科培养,2009
  • 铜仁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怎么样?

    铜仁学院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立校之本,通过构建“明德印记”思政工作体系,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的育人模式。学校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整合课程、实践、文化等多维度资源,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地方红色文化深度融合,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这一体系不仅强化了师生的政治素养,更塑造了“厚重·灵性·担当”的大山品格,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创新样本。 在课程体系构建中,铜仁学院注重“三全育人”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