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1994年,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甘肃省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该专业立足西部、辐射全国,形成了覆盖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并依托省级科研平台和校企合作资源,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核心特色体现在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创新以及服务区域经济的定位上,为西北地区信息化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输送了大量技术骨干。
学科建设与培养体系
该专业拥有制造业信息化系统二级交叉学科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电子信息专业硕士授予权。其学科布局注重交叉创新,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等学科深度融合,构建了涵盖智能信息处理、大数据与复杂网络、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方向的研究体系。培养目标强调计算思维能力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毕业生需在五年内成长为能胜任科研、开发、管理的技术骨干。
课程设置与研究方向
课程体系以夯实基础与前沿探索并重,核心课程包括:
- 计算机组成原理、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等基础课程;
- 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新兴领域课程;
- 嵌入式系统、信息安全、数字图像处理等应用型课程。
专业实验室总面积达5460平方米,配备价值3500万元的先进设备,并依托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中心、甘肃省中医药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开展实践教学。
师资力量与科研实力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48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1人,博士占比达33%。团队包含甘肃省领军人才4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人,并形成多个科研团队,近三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发明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34项,科研项目经费累计突破3000万元。教师注重科教融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例如多维建筑节能系统、客流三维仿真等课题直接融入课程设计。
就业前景与毕业生发展
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3%以上,考研率约8%-12%,部分学生进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深造。就业领域覆盖信息传输、软件技术、制造业、金融等行业,代表性雇主包括深圳亿互联、甘肃电信等企业。优秀校友如郝天永(华南师范大学博导)、杨昕霖(华霖通信董事长)等,体现了专业在学术与产业界的双重影响力。
区域定位与发展愿景
作为甘肃省首个入选国家级新工科建设点的计算机专业,其发展方向紧密对接“工业强省”战略,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协同育人,构建人工智能驱动的多学科交叉课程群。未来计划进一步拓展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强化对西北地区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支撑,同时提升国际化水平,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信息化建设需求。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
兰州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
兰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科交叉优势,构建了“基础理论-工程实践-创新应用”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肇始于1981年,1986年成立计算机科学系,2000年并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年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级,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据显示本科生深造率超45%,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95%以上,在高维信息处理、密 -
兰州理工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
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1994年,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甘肃省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该专业立足西部、辐射全国,形成了覆盖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并依托省级科研平台和校企合作资源,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核心特色体现在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创新以及服务区域经济的定位上,为西北地区信息化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输送了大量技术骨干。 -
兰州财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
作为甘肃省重点财经院校的工科特色专业,兰州财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信息工程与人工智能学院的资源优势,形成了"财经底色+技术特色"的交叉培养模式。该专业自1999年创办以来,通过持续优化课程体系与校企合作机制,培养出既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技术,又具备经济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工学学士学位授予权与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成果,展现出鲜明的专业竞争力。 在培养体系构建上,该专业以OBE教育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