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学院的特殊教育专业扎根西南地区三十余年,凭借深厚的办学积淀和鲜明的专业特色,成为贵州省特殊教育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该专业从1990年联合国儿基会合作项目起步,历经中专、专科到本科层次的发展跨越,现已形成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体系,其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和贵州省一流专业的定位,彰显出在区域特殊教育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一、历史发展与学科优势
安顺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的历史可追溯至1990年原国家教委与联合国儿基会的联合项目,是国内最早开展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机构之一。经过三十余年发展,专业构建起从本科教育到省级师资培训中心的完整体系,拥有中央财政援建的特殊教育教学实验平台和国家发改委立项的特教大楼。学科建设上,其特殊教育学不仅是贵州省首批特色重点学科,还依托贵州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承担区域特教师资培训任务。师资队伍中,专任教师13人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教授占比30.7%,形成以康复医学、心理学、教育学为核心的跨学科团队。
二、人才培养目标与路径
该专业以"四有"好教师为培养导向,构建"三位一体"育人模式:
- 核心素养培育:通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课程,强化师德教育和特教情怀塑造,要求毕业生具备"立德树人"使命意识和特殊儿童权益倡导能力。
- 专业能力体系:课程设置涵盖特殊教育概论、特殊儿童评估、行为矫正技术等理论课程,同时开设手语、盲文、定向行走等实践技能训练,形成"教育+康复"双轨能力结构。
- 实践创新平台:依托教育康复实验大楼和70余个实训基地,开展融合教育、送教上门等实践,要求学生在微格教学和特殊教育案例分析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三、课程体系与就业方向
专业课程设置体现"医教结合"理念,构建三大模块:
- 基础理论模块:包括发展心理学、特殊儿童病理学等,占比40%课时;
- 专业技能模块:重点开设手语翻译、康复训练技术,引入3D打印辅助教具设计等前沿内容;
- 社会实践模块:通过五月阳光社等社团组织,开展社区康复服务和特教公益项目。毕业生主要流向特殊教育学校(占比65%)、普通中小学资源教室(20%)及残联康复机构(15%),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89%以上,部分毕业生成为省级骨干教师或创办社会服务机构。
四、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
作为贵州省特殊教育研究高地,该专业近年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7项,在自闭症干预、少数民族地区融合教育等领域形成研究特色。其创建的"教育康复一体化"模式被多地特校采用,开发的蜡染艺术治疗课程将非遗文化与特殊教育结合,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在区域服务方面,专业团队年均开展送教上门500课时,为安顺市建立特殊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推动实现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97.3%。
当前,在安顺学院向贵州文化旅游学院转型背景下,特殊教育专业正探索"文旅+特教"创新路径,计划开设非遗技艺传承特色方向,通过黄果树瀑布景区研学基地建设,培养既懂特教又熟悉地方文化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与时俱进的改革思路,既延续了专业的历史积淀,又为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发展开辟了新维度。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
安顺学院的特殊教育专业怎么样?
安顺学院的特殊教育专业扎根西南地区三十余年,凭借深厚的办学积淀和鲜明的专业特色,成为贵州省特殊教育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该专业从1990年联合国儿基会合作项目起步,历经中专、专科到本科层次的发展跨越,现已形成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体系,其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和贵州省一流专业的定位,彰显出在区域特殊教育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一、历史发展与学科优势 安顺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的历史可追溯至1990年 -
安顺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怎么样?
安顺学院作为贵州省重点本科院校,其学前教育专业自2012年开设本科教育以来,依托教育学院的优势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致力于为贵州及西南地区输送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幼教人才,2022年通过国家师范认证后更成为贵州省学前教育领域的重要标杆。下文将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特色等维度展开分析。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调培 -
安顺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怎么样?
安顺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作为贵州省普通高校一流专业,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平台,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06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以来,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支撑,通过课程体系重构、教学资源整合、地方服务延伸等方式,构建起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2023年随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贵州省第二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在专业定位与课程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