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科技大学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

黑龙江科技大学
已帮助人数546

已解决

评论 教育教学文档本文档内容,由 黑龙江科技大学 编辑
文档内容

黑龙江科技大学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学科交叉融合为特色,整合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三大领域,形成了宽口径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自设立以来,始终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结合,为智能硬件开发、人工智能系统设计等领域输送了大量人才。目前专业拥有15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比33%,博士教师比例达33%,师资力量雄厚。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就业领域覆盖IT、智能家居、无人机等新兴产业,展现了较强的社会适应性。

黑龙江科技大学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

学科特色与培养方向

该专业的核心特色体现在人工智能嵌入式系统设计两大培养方向上。前者聚焦智能算法、机器视觉等前沿技术,后者侧重硬件开发与系统集成,形成“软硬结合”的学科架构。课程设置上,学生需掌握电路与系统设计信号处理微处理器原理等基础理论,同时通过智能机器人无人机控制等实践项目强化工程能力。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最新信息显示,专业新增了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方向,拓展了在芯片开发领域的教学深度。

实践教学体系

本专业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实践培养模式:

  1. 实验室集群:建有智能控制、高频电子线路等12个专业实验室,设备总值超1200万元
  2. 创新协会:依托嵌入式协会和人工智能协会,开展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大赛等活动,近五年获国家级奖项60余项;
  3. 校企协同:与20余家科技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实施“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培养,毕业生到岗适应周期显著缩短。

就业前景与典型案例

毕业生主要流向三大领域:智能硬件开发(占40%)、通信系统设计(占30%)、人工智能算法应用(占20%)。优秀毕业生中,既有入职大疆创新去哪儿网等名企的技术骨干,年薪可达30万以上;也有考入清华大学等顶尖学府的深造代表。近五年考研录取率超10%,部分学生通过校内“导师制”提前进入科研团队,为学术发展奠定基础。

持续优化的培养机制

专业通过动态调整课程体系响应技术变革,例如增加FPGA开发边缘计算等新兴课程模块。师资建设方面,实施“青年才俊培育计划”,目前拥有校级名师1人、青年才俊3人,教研团队近五年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0余项,出版教材50余部。这种“以赛促学、以研促教”的模式,使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近三年累计获奖超300项,印证了培养质量的有效性。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 黑龙江科技大学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

    黑龙江科技大学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学科交叉融合为特色,整合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三大领域,形成了宽口径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自设立以来,始终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结合,为智能硬件开发、人工智能系统设计等领域输送了大量人才。目前专业拥有15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比33%,博士教师比例达33%,师资力量雄厚。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就业领域覆盖I
  • 阜阳科技职业学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竞技方向、智能化软件开发方向、软件技术开发方向、PHP开发工程师方向)专业怎么样?

    阜阳科技职业学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通过细分方向培养模式,形成了电子竞技、智能化软件开发、软件技术开发、PHP开发工程师四个特色方向。这种模块化培养体系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依托校企合作资源和实践导向课程,实现了从理论到产业应用的无缝衔接。各方向在课程设置、实训条件和就业路径上均有显著差异,学生可根据职业规划选择适配路径。 在电子竞技方向,专业聚焦于赛事运营管理与游戏开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涵盖
  • 黑龙江科技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怎么样?

    黑龙江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该校的重点学科之一,依托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深厚积累,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优势。该专业自2000年开始招生,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校一流专业,并持续为电子信息领域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培养体系融合了扎实的学科基础与实践创新能力,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校企合作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竞争力,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0%以上,部分学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或国内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