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的测绘工程专业怎么样?

山东科技大学
已帮助人数668

已解决

评论 教育教学文档本文档内容,由 山东科技大学 编辑
文档内容

山东科技大学测绘工程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特色专业,构建了“智能导航+多源融合观测+空间信息应用”三位一体培养体系。该专业源自1951年山东矿区第二煤矿职业学校勘测专业,2003年获批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已通过两轮工程教育认证。依托自然资源部海洋测绘重点实验室山东省3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2024届数据显示考研率超40%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98%,毕业生入职国家电网华为等头部企业比例达35%。但需关注技术迭代速度跨学科知识整合的持续优化。

山东科技大学的测绘工程专业怎么样?

一、学科定位与培养特色

专业以“智能测绘技术突破与行业应用”为核心目标,形成三大核心优势:

  1. 学科建设标杆性
    • 拥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覆盖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等6个二级学科方向;
    • 建设国内首个民用海洋测绘本科方向,开发海岛礁测绘技术15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2. 实践创新引领性
    • 实施“基础实验→项目实训→产业实战”三阶体系,建设3D综合试验场模拟矿井实习基地
    • 学生团队累计获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省级以上奖项23项,2023年测绘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实现突破;
  3. 行业融合深度化
    • 国家电网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共建智能导航联合实验室
    • 40%专业课程采用真实工程案例教学,年均参与雄安新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开发等项目20+项。

二、课程体系与能力塑造

构建“测绘基础-智能技术-工程应用”三阶能力链

  • 基础技术层
    1. 六大模块涵盖《数字测图》(96课时)、《控制测量》,通过《GNSS定位测量》掌握CORS基站组网技术
    2.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训练最小二乘法平差计算能力
  • 智能技术层
    • 《遥感原理与应用》实现“多光谱影像解译→地物分类建模”全流程实训,年均分析高分辨率卫星影像500+幅
    • 开发《无人机摄影测量》课程研究倾斜摄影三维重建算法精度优化
  • 工程应用层
    • 参与青岛地铁沉降监测项目,设计InSAR技术融合的形变预警系统
    • 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实习期间完成珠峰高程测量数据预处理

三、师资力量与平台支撑

形成“双师型+国际化”教学团队

  1. 高水平师资
    • 专任教师26人教授8人博士25人),含国家级领军人才2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 葛茂荣教授团队主持北斗重大专项子课题,研发亚毫米级形变监测算法
  2. 实践平台集群
    • 建设卫星导航定位实验室海洋测绘试验场,配备无人测量船三维激光扫描系统
    • 中科院地理所共建定量遥感联合实验室,开展城市热岛效应模拟研究
  3. 认证体系衔接
    • 课程对接国际测量师协会(FIG)标准
    • 30%专业核心课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引入Esri ArcGIS Pro认证体系

四、就业前景与职业路径

毕业生形成“三位一体”职业分布

  • 智能导航方向(45%):
    1. 任职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开发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起薪12k/月
    2. 加盟华为车联网事业部研发自动驾驶高精地图融合算法
  • 工程测绘方向(40%):
    • 进入中交集团主导跨海大桥施工监测
    • 任职中国电建优化水电站大坝变形监测方案
  • 深造升级方向(15%):
    • 保研至武汉大学测绘遥感国重实验室
    •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攻读卫星大地测量博士

五、专业挑战与升级方向

应对地理信息产业智能化转型,推进三大革新:

  1. 课程动态迭代
    • 新增《AI遥感解译》替代20%传统课程,解析Transformer模型在耕地识别中的应用
    • 建设元宇宙测绘实训平台模拟城市内涝应急响应场景
  2. 技术融合深化
    • 开设《BIM+GIS集成技术》双师课程,培养新型智慧城市建造师
    • 引入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前沿讲座
  3. 评价机制创新
    • 建立“技术创新性-工程落地性-社会效益性”三维评估体系
    • 全国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成绩权重提升至30%

总结:数字中国的空间架构师

该专业以“左手执GNSS,右手握算法”为育人哲学,既锤炼学生解构《测量平差基础》的数理思维,又培育运用点云数据处理技术完成古建筑三维数字化的实战能力。其“从矿山到深蓝”的培养链路,使学子既能用合成孔径雷达监测青藏高原冰川消融,又能以WebGIS技术开发智慧港口管理系统。对于志在突破卡脖子技术或开拓空天信息新赛道的学子,这将是打开数字地球之门的密钥,但需直面技术代际更迭复合能力要求升级的双重考验,在理论创新与工程实践中架设转化之桥。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