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国语大学的新闻学专业自2001年设立以来,始终以“开放式、国际化”为办学导向,依托学校多语种资源和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科优势,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该专业不仅是陕西省内认可度较高的新闻传播类学科,还通过跨学科融合和实践教学体系,培养了大量具备双语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以下将从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实践资源等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
西安外国语大学的新闻学专业隶属于新闻与传播学院,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本科阶段课程注重外语能力与新闻传播学理论的双重提升。核心课程包括英语新闻阅读、国际传播、新闻编辑、数据新闻专题等,同时融入中国新闻史、传播学等基础理论课程。学院通过“英语专业化、专业特色化”的教学理念,低年级强化外语学习(按外语专业标准设置课程),高年级开设双语教学和纯英文专业课程,确保学生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新闻采编和跨文化沟通。
二、培养模式与师资力量
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
学院采用“从做中学”的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构建了“校内实践—校外实习—就业”的无缝对接体系。学生可参与《新闻》、全英文报纸PACE、新传影像工作室等校内媒体平台,完成新闻采编、节目制作等全流程操作。校外则与人民日报国际部、环球网等机构共建实训基地,提供全真化实践场景。国际化师资与导师配置
教师团队中半数以上具有海外学习经历或媒体从业背景,包括富布莱特学者、资深媒体人,并聘请美国密苏里大学等国际专家担任讲座教授。硕士阶段推行“1+1+1”导师组制度,由学术导师、外语导师和业界导师联合指导,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
三、学术研究与国际化资源
学科建设与研究方向
学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硕士一级学科和国际传播二级学科博士点,聚焦国际新闻传播规则、跨文化传播、区域国别媒体研究等领域,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国际合作与交换项目
学生可通过“西部地区多语种传媒人才培养项目”赴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等高校交流,享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学院还与美、英等国的1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提供海外实习和深造机会。
四、就业前景与录取要求
毕业生主要在国际媒体、政府外宣部门、跨国企业等领域从事新闻采编、舆情分析等工作。根据2022年数据,专业满意度评分良好,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实践能力认可度较高。本科录取分数线通常超过所在省二本线20至30分,报考竞争相对低于北上广院校,但需注重外语基础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
西安外国语大学的新闻学专业通过外语+新闻的复合型培养路径,在课程设计、实践平台和国际资源上形成差异化优势。对于希望兼顾语言能力与传媒技能、有志于从事国际传播的学生而言,这一专业无疑是值得关注的选择。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
西安外国语大学的新闻学专业怎么样?
西安外国语大学的新闻学专业自2001年设立以来,始终以“开放式、国际化”为办学导向,依托学校多语种资源和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科优势,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该专业不仅是陕西省内认可度较高的新闻传播类学科,还通过跨学科融合和实践教学体系,培养了大量具备双语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以下将从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实践资源等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 西安外国语大学的新闻学专业隶属于新闻与 -
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怎么样?
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作为其重点学科,融合了外语教育与新闻传播的双重优势,形成了独特的培养体系。该专业隶属于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年在全国招生45人,学费为5000元/年,以培养精通国际传播规则、兼具外语能力与全媒体技能的人才为目标。其课程设置覆盖新闻学概论、国际新闻传播史、传播学概论等核心理论,同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排名方面,该专业在软科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 -
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怎么样?
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依托学校外语学科优势,构建了融合艺术创作、新闻传播与国际视野的独特培养体系。该专业分属新闻与传播学院和艺术学院,前者侧重广播电视新闻制作与传播,后者聚焦影视创作与导演实践,形成差异化培养路径。学生通过系统性课程与实践平台,既能掌握影视制作技术,又具备跨文化传播能力,成为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复合型人才。 从培养方向看,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课程设置突出新闻采编与国际传播特色,核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