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的自动化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依托47年的办学积淀与校企合作创新模式,形成了独特的育人体系。该专业以系统科学、控制科学、信息科学为理论基础,融合电工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了覆盖工业智能系统全链条的人才培养路径。在2021年与沈阳中德新松教育科技集团开展校企合作后,通过"2+2"分段培养机制,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的有机衔接。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采用"基础层+应用层+创新层"的三维架构。基础层涵盖《电路》《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等核心理论课程;应用层重点开设《机器人技术》《工业自动化与智能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实践型课程;创新层则通过工业4.0实验室和山东省流程工业智能优化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开展项目化教学。这种课程结构使学生在掌握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嵌入式系统等关键技术的同时,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校企协同培养是该专业的突出特色。前两年在校期间,学生完成PLC编程应用、信号与系统分析等基础训练;后两年进入企业阶段,重点学习智能系统集成、机器人控制算法、工业大数据处理等实战课程。2024年与信盈达科技合作的生产实习项目显示,学生通过56学时的企业级项目实操,在智能制造系统调试、物联网设备开发等环节完成从理论到应用的跨越。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在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等领域的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专业建设支撑体系包含89%博士师资团队和2700万元实验设备。教学团队主持完成国家青年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智能控制》《现代检测技术》等特色课程内容。在实践平台方面,拥有物联网智能控制技术实验室、协同机器人研究平台等12个专项实验室,其中工业控制教学实验中心配备西门子S7-1500系列PLC、ABB工业机器人等先进设备,支持学生开展数字孪生系统开发、智能产线仿真等创新实践。
就业数据显示,该专业连续五年保持98%以上的就业率,毕业生主要流向智能制造、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在职业发展路径上呈现三大方向:约35%进入海康威视、新松机器人等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系统集成;28%选择在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进行技术研发;另有20%通过考研进入控制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等方向深造。这种多元化的就业格局印证了专业"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培养理念在工业4.0时代的适应性。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
齐鲁工业大学的自动化专业怎么样?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的自动化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依托47年的办学积淀与校企合作创新模式,形成了独特的育人体系。该专业以系统科学、控制科学、信息科学为理论基础,融合电工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了覆盖工业智能系统全链条的人才培养路径。在2021年与沈阳中德新松教育科技集团开展校企合作后,通过"2+2"分段培养机制,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的有机衔接。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 -
齐鲁工业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怎么样?
作为齐鲁工业大学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2003年设立以来,已发展成为拥有99.76%就业率和92.02%专业对口率的省级一流专业。依托与山东省科学院的深度科教融合,该专业构建了覆盖电力全产业链的课程体系,形成了"产教协同育人"的鲜明特色。在新能源发电、智能配电网等国家战略领域,已累计承担30余项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产教协同的 -
齐鲁工业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怎么样?
齐鲁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创立于1978年,是该校历史最悠久的工科专业之一。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山东省首批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科,该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依托科教融合背景下的机械工程学部,专业整合了原山东省机械设计研究院资源,构建起覆盖智能制造、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等领域的全链条培养平台,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