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内容
广西艺术学院的舞蹈学专业历经六十余年发展,已成为中国南方地区舞蹈教育的重要基地。该专业依托音乐与舞蹈学学科优势,构建了涵盖本科至硕士的完整培养体系,2023年在全国舞蹈专业排名中位列第11名。通过传统与创新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既能深耕民族舞蹈文化,又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
学科建设与师资力量
专业以民族舞蹈文化研究为核心,依托中国-东盟艺术人才培训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形成"文舞兼备"的学科特色。师资团队包括教授4人、副教授12人,其中博士及博士后占比达17.6%,5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学科带头人韦金玲教授主持的广西少数民族舞蹈研究中心,将壮、瑶等民族舞蹈元素融入教学,其编创的《共婵娟》等作品斩获中国舞蹈"荷花奖"。
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
课程设置凸显地域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双轨并行:
- 核心理论课程:广西传统舞蹈文化、中国舞蹈史、舞蹈写作
- 技术实践课程:中国古典舞身韵、东盟舞蹈、现代舞即兴创作
- 创新培养模块:舞蹈编导技法、动作分析理论、非遗舞蹈传承实践
教学采用"课堂+舞台+田野"三位一体模式,每年组织学生深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采风,采集的瑶族长鼓舞等素材已转化为12部教学剧目。独创的"1+N"导师制,由专业教师联合非遗传承人共同指导学生创作,近三年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7项。
实践教学与成果转化
专业构建了四级实践体系:
- 校内展演:定期举办"中国-东盟舞蹈艺术交流会"
- 赛事锤炼:近五年获国家级奖项15项,省部级48项
- 社会服务:参与建党百年《伟大征程》等国家级演出
- 国际交流:与东南亚高校建立联合创作机制
学生在校期间平均参与2.3次大型演出,原创舞剧《京岛人家》通过200余场巡演,成为广西民族文化输出的标杆作品。这种"以演促学"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桃李杯等赛事中获奖率达78%。
就业前景与发展方向
毕业生呈现多元化就业格局:
- 教育领域:占比45%,涵盖中小学至高校舞蹈教师
- 艺术团体:32%进入省级以上专业院团
- 文化管理:15%任职文旅部门或艺术机构
- 自主创业:8%创办舞蹈培训工作室
尽管就业满意度评分仅2.7分,但专业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开设舞蹈文化管理与传播选修模块,正逐步提升毕业生在文创产业、数字艺术等新兴领域的竞争力。其培养的"能跳、会教、善研"复合型人才特质,在东盟文化交流、乡村振兴艺术实践中展现独特价值。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相关推荐
-
河南物流职业学院的软件技术(PHP开发工程师方向)专业怎么样?
河南物流职业学院的软件技术(PHP开发工程师方向)是该校重点建设的校企合作专业,聚焦培养符合现代互联网产业需求的开发人才。该专业通过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和行业认证机制,构建了从程序设计基础到企业级项目开发的完整培养链路,注重将理论知识与PHP框架技术、Web应用开发等实践技能深度融合。其培养方案突出职业导向,与华为等企业合作导入前沿技术课程,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多元支撑。 在课程设置方面,专业采用"基 -
北京舞蹈学院的舞蹈学(舞蹈史论)专业怎么样?
作为国内最早建立的舞蹈学高等专业教育机构,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舞蹈史论)方向承载着中国舞蹈理论研究的核心使命。自1985年创立舞蹈史与舞蹈理论系以来,该专业始终以科学精神与民族文化为根基,通过四十年发展已形成贯通本硕博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将历史研究与实践技能深度融合,既注重理论深度又强调学术成果转化,为舞蹈学科建设提供范式支撑。 在专业定位上,舞蹈史论方向聚焦系统性知识建构与创新性研 -
武汉体育学院的舞蹈学专业怎么样?
武汉体育学院舞蹈学专业自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以来,始终以培养具有专业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舞蹈教育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依托体育院校的学科优势,融合音乐与舞蹈学主干学科特色,形成了一套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旨在培养能够胜任教学、编导、研究等多领域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以下将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实践路径及就业前景等方面展开分析。 专业定位与学科基础 舞蹈学专业以舞蹈教育为主要方向,强调艺术学、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