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开设的复合材料成型工程专业,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聚焦高端制造领域的特色本科专业。作为国内少数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之一,该校依托上海市高原培育学科资源,通过与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深度合作,构建了产学研一体的培养体系,致力于为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领域输送掌握复合材料设计、成型及工艺开发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在专业定位与特色方面,该专业以航空制造为核心场景,强调智能制造与协同制造技术的融合。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现代工程制图、机械原理与设计等基础理论,还需深入学习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航空材料无损检测技术等航空特色课程。值得一提的是,专业聘请了国产C919大飞机总设计师吴光辉院士担任导师,将国产大飞机的研发经验融入教学,形成“理论-实践-创新”闭环。
课程体系设计紧密对接行业需求,采用“基础模块+航空模块+实践模块”的架构。核心课程包括:
- 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测试:涵盖材料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检测等实验技能;
- 飞机装配工艺学:结合CATIA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进行零部件三维建模;
- 模具数控加工:通过CAM技术完成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
- 协同制造实践:模拟航空企业多部门协作生产流程。
这种课程组合既强化了学生对复合材料成型原理的理解,又通过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等环节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确保毕业生能够直接参与飞行器复合材料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
就业前景方面,该专业毕业生主要服务于航空航天领域,从事复合材料产品设计、成型工艺优化及质量监控等工作。数据显示,初级从业者平均月薪为5000-8000元,中级技术人才可达8000-15000元,部分进入管理岗位或参与C919等重大项目的高级人才收入更高。此外,专业培养的跨领域能力使学生可拓展至汽车制造、新能源等行业,担任技术研发或生产管理职务。
在创新能力培养层面,专业注重引入3D打印、电子束辅助成型等前沿技术,推动传统成型工艺的智能化转型。学生需完成复合材料成型模具设计、高压气体发泡成型仿真等综合项目,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学校还通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搭建校企联合实验室,让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中掌握协同制造知识与航空产品开发经验。
对于有意报考的学生,需关注以下要点:
- 该专业属于工学门类材料类,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 2023年在上海理科本科二批招生,计划人数为3人,学费标准为7000元/年;
- 报考者需具备扎实的物理与化学基础,并对机械设计、材料科学有浓厚兴趣。
通过系统化的培养,该专业毕业生不仅能够胜任航空航天制造的技术岗位,更具备推动绿色低碳成型工艺研发的潜力,成为支撑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版权:本文版权所属智学教刊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官网客服!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复合材料成型工程专业怎么样?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开设的复合材料成型工程专业,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聚焦高端制造领域的特色本科专业。作为国内少数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之一,该校依托上海市高原培育学科资源,通过与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深度合作,构建了产学研一体的培养体系,致力于为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领域输送掌握复合材料设计、成型及工艺开发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在专业定位与特色方面,该专业以航空制造为核心场景,强调智能制造与协同制造技术的融合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怎么样?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立足国家装备制造业发展需求,以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依托机械工程学科基础,深度融合现代制造技术,通过产学研合作和国际化教育构建特色培养体系。毕业生在汽车、航空、电子等领域具有显著就业优势,其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对行业前沿需求的快速响应。 专业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为核心能力培养方向,构建了多层次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怎么样?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紧密对接先进制造业需求,形成了多层次、贯通式的培养体系。该专业既开设专科层次(学制3年),又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专业联动实施"高本贯通"项目(学制5年),通过校企协同、课程模块化设计,培养能胜任模具设计、制造及工艺优化的复合型人才。其培养方案突出三维CAD/CAM/CAE技术的应用,注重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实践能力锤炼。 一、培养体系与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