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研究生院(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已帮助人数721

已解决

评论 教育教学文档本文档内容,由 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研究生院 编辑
文档内容

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以下简称“五所”)是我国有线传输通信技术领域的重要科研机构,其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作为中国信科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所依托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三个硕士点,聚焦光纤通信、时频技术、高可信网络等前沿方向,形成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其研究生院以科研实践为导向,联合高校与企业资源,为国家信息通信领域输送了大量高层次技术人才。

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研究生院(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学科建设与研究方向

五所的研究生教育以通信技术为核心,覆盖三大主干学科:

  • 通信与信息系统:重点研究光纤通信系统、宽带接入技术及现代通信网络架构,主导开发了国内首个2.5Gbit/s DWDM密集波分复用系统,并参与制定多项国际电信联盟(ITU-T)标准。
  • 信号与信息处理:聚焦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媒体信号处理及时间同步技术,在时频领域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相关成果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主要探索光纤传输特性、光电缆测试技术,研发的宽带数字通信电缆自动测试系统填补了国际空白。

科研平台与产学研融合

五所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和深厚的产业转化能力:

  1. 国际标准话语权:作为ITU-T SG5、SG6、SG15国内对口研究组组长单位,主导多项国际通信标准的制定。
  2. 重大科研项目:承担国家“863计划”“科技攻关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光电缆土壤腐蚀研究领域积累近50年数据,成果直接服务于国防和基建工程。
  3. 产学研协同:与四川大学共建“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点,联合培养博士生;与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攻关技术难题,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

培养模式与导师资源

研究生培养采取“课程+实践”双阶段模式

  • 课程学习阶段:第一年集中于北京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完成理论课程,系统学习通信原理、信号处理等核心课程。
  • 科研实践阶段:第二年起进入五所或合作单位(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研究所)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完成学位论文。
    导师队伍由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行业专家组成,包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资深研究人员,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并重。

招生特色与就业前景

五所研究生招生注重学科交叉与实践能力,近年调剂政策显示:

  • 调剂要求:初试科目需包含数学一通信原理,总分要求达到国家A类线(如2020年调剂线为285分)。
  • 就业保障:毕业生定向进入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服务期三年,主要从事光通信产品研发与系统设计,职业发展紧密对接国家信息通信基础设施需求。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