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大学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怎么样?

嘉兴大学
已帮助人数693

已解决

评论 教育教学文档本文档内容,由 嘉兴大学 编辑
文档内容

嘉兴大学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自2005年设立以来,已成为浙江省重点建设的新兴特色专业。该专业聚焦于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系统优化,以节能减排为核心方向,致力于培养具备跨学科技术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随着社会对绿色建筑和低碳技术的需求增长,该专业通过整合建筑环境科学、能源工程与智能化技术,形成了鲜明的教学与科研特色,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嘉兴大学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怎么样?

从专业发展历程来看,该专业原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2012年根据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合并了建筑设施智能技术与建筑节能技术方向,形成当前跨学科融合的格局。经过近20年建设,专业已培养近700名毕业生,其中多人进入东南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深造,就业率长期稳定在98%以上,主要流向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外合资公司及行业头部企业。这种高就业率得益于专业定位与产业需求的深度契合,尤其在长三角地区建筑节能改造与能源系统优化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师资力量是专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目前教学团队由18名专任教师组成,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9人,博士占比达61%,超过80%教师具备双师双能型资质,6人持有国家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团队主持过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科研项目,在建筑节能技术室内环境控制等领域发表SCI/EI论文60余篇,与德国莱比锡应用技术大学等国际院校建立联合培养机制。这种"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师资结构,确保教学内容紧密对接行业前沿。

在课程体系与实验条件方面,专业设置凸显热科学智能化控制的双重导向:

  • 核心课程包含《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建筑环境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以及《空调工程》《太阳能应用技术》等实践型课程
  • 实验室设备总值超1200万元,拥有国内高校唯一的带太阳能光源模拟器的焓差实验室,以及符合国家标准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检测平台
  • 学生可通过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竞赛等平台,将理论应用于智能建筑系统设计、能源设备研发等实践领域

专业特色集中体现在三个维度:

  1. 节能技术优势:依托浙江省唯一的建筑节能技术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能耗优化,开发地源热泵、光伏建筑一体化等低碳技术
  2. 跨行业服务能力:培养方向突破传统建筑领域,延伸至高端制造业环境控制(如C919客机舱内环境系统)与文化遗产保护(如古建筑恒温恒湿调控)
  3. 国际化培养路径:通过"1+1"硕士联合培养项目,学生可赴德国莱比锡应用技术大学深造,接触欧洲先进的建筑能源管理标准

对于职业发展,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四大领域:

  • 设计研发:建筑环境控制系统设计、绿色建筑评估(如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院)
  • 能源管理:城市燃气供应、工业余热回收(如浙江省能源集团)
  • 设备制造:暖通空调产品开发(如大金空调、美的集团)
  • 学术研究:攻读硕士后进入建筑节能技术研究所或高校任教

随着2024年土木水利专业硕士点的设立,专业正加速向高层次人才培养转型,未来将在智能建筑能源系统、零碳建筑技术等领域形成更显著的优势。这种"本科-硕士"贯通式培养体系,将进一步强化专业在长三角地区人居环境改善与双碳目标实现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
  • 嘉兴大学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怎么样?

    嘉兴大学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自2005年设立以来,已成为浙江省重点建设的新兴特色专业。该专业聚焦于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系统优化,以节能减排为核心方向,致力于培养具备跨学科技术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随着社会对绿色建筑和低碳技术的需求增长,该专业通过整合建筑环境科学、能源工程与智能化技术,形成了鲜明的教学与科研特色,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从专业发展历程来看,该专业原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 嘉兴大学的环境设计专业怎么样?

    嘉兴大学环境设计专业立足长三角核心区位优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特色方向,构建了"艺工融合+项目驱动"的教学体系。该专业作为设计学院发展最快的学科,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连续获得四星评级,2022年软科排名全国前12%,依托嘉兴地区发达的装饰产业与乡村振兴需求,形成了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定位与发展优势 该专业聚焦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公共艺术设计三大领域,特别强化乡土景观设计与历史建筑
  • 嘉兴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怎么样?

    嘉兴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历经二十余年发展,已形成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该专业自1999年环境治理工程起步,2005年正式开启本科招生,现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拥有29名专任教师团队和2000万元仪器设备的现代化实验室体系。通过"校内教学+校外实践"的双轨模式,构建起覆盖污染物治理全链条的教学体系,持续为长三角地区输送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的环保技术人才。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以化学、生物学、工程力学为学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注册后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做删除处理!如有知识产权恶意碰瓷者,不联系本站人员直接诉讼,本站将不负任何责任!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1445434087@qq.com
喵喵会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